流量造假如今已成为网络世界的一颗毒瘤,不仅干扰市场秩序,还危害消费者利益,但你知道它有哪些手段和危害吗?下面就带大家一探究竟。
“协议刷”曾盛行
曾经,“协议刷”是流量造假的主要原始手段。操作方式简单粗暴,就是直接拿“代理 IP + 用户登录态”模拟协议开展刷量。这种手段没啥技术含量,但在网络平台防御策略不成熟时效果不错。不过随着网络发展,平台防御能力提升,“协议刷”逐渐失去效力,被网络黑灰产从业者无情抛弃。
挂机产业链浮现
在新的流量造假模式里,以挂机网站为“大中台”的产业链逐渐形成。产业链上游是被平台“圈养”的挂机用户,他们长期贡献大量真实有效的账号。下游则是刷量平台,专门对接自媒体、广告公司等需求方,批量完成点赞、投票、增粉等任务,形成了完整的造假体系。
“挂机”模式揭秘
所谓“挂机”,就是用户把账号授权登录到挂机平台,平台用这些账号进行刷阅读、刷投票等刷量任务,用户借此赚取报酬。和以往刷量手法相比,此模式很高明。一方面平台不用再花精力购买和维护大量账号,靠佣金分成吸引用户就能获取账号;另一方面用户也不用辛苦抢单接单刷单,授权账号就能拿佣金。
宝信平台作恶
就拿宝信挂机平台来说,它以“网赚”“躺赚”为幌子,通过论坛、QQ 群、网文等渠道吸引网民托管微信账号。利用技术手段对大量网民账号实现托管和控制,之后用这些账号批量刷量。同时它还能让用户托管多个微信账号,这使得很多用户去注册更多小号托管,只为获取更高收益。
刷票平台配合
宝信刷票平台和宝信挂机平台配合密切。宝信刷票平台面向市场刷量加粉需求者,需求者在平台输入“投票链接、投票目标、任务票数”等信息,就能开始刷票或刷量操作。其管理系统就像商场,官方投票、刷阅读量、公众号加粉等都能执行,而这些任务由宝信挂机平台上的大量账号自动完成。
造假危害重重
流量造假危害极大,在社交和资讯类产品中,部分运营者为逐利杜撰大量谣言,再通过刷量炒热谣言吸睛。电商平台上,虚假流量破坏商业诚信体系,甚至可能导致互联网信用体系崩溃。另外,刷量黑灰产、流量需求方、资本、舆论相互勾结,只为获取更大利益。不过法院对数据造假的判决有积极作用,只有各方维护平台数据真实性,才能构建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
大家身边有没有遇到过流量造假现象?如果你发现了,会怎么做?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也别忘了点赞和分享本文,让更多人了解流量造假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