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风波引公愤
快手头部主播“驴嫂平荣”售卖“山寨机”被消费者大量曝光,引发公愤。消费者本冲着信任购买商品,哪知买到的是伪劣产品,权益受损。这一事件严重影响了粉丝对主播及快手平台的信任,也给平台声誉带来极大负面影响。
另一边,6月5日晚辛巴复播后控诉快手平台“压榨主播、限制流量”。他称砸20亿积累8000万粉丝,如今数据却越来越差,还吐槽涨粉规则改变给自己造成损失,这再度将快手平台推到风口浪尖。
平台目的与漏洞
快手未对辛巴控诉做出回应,但能看出其在打破头部家族势力。它不想被头部主播“牵着走”,是为让更多中小主播分一杯羹,重塑电商生态。其搭建“人、货、场”的直播电商平台,本应更规范。
可审核制度存在的漏洞,让网红有机可乘,靠卖假货赚快钱。像“驴嫂平荣”卖“山寨机”就是最好证明,消费者没得到保障,平台也难以树立良好口碑。这漏洞不补,快手电商难以长远发展。
外部竞争压力大
坐拥6亿日活的抖音、全面延展内容的B站以及稳中求进的淘系,都让快手感受到“危机”。抖音电商聚焦品牌商家,通过超级直播间、主题直播间、品牌直播间等分层销售。
抖音以品牌标杆案例吸引更多入局者,快手则在“616品质购物节”未设独立主题,对品牌与白牌没给予细致助攻策略。相比之下,快手在电商竞争中已略显下风。
文化转化存问题
快手的“老铁文化”在电商层面转化不佳。消费者很多是为主播的“面子”“势力”下单,而非看重产品品质。这就导致劣质商品有销路,品牌商品却难有优势。
当消费者发现所购产品质量差,就会对快手平台和主播失望。长久来看,这种消费模式伤害了消费者,也不符合快手电商健康发展的需求。 快手需要引导消费者更关注产品质量。
吸星换血效果显
淘宝刚起步时也是鱼龙混杂,后来有了“天猫”这一有保障的品牌运营平台。快手为改变也做出不少努力,屡次邀请明星入驻、带货,与央视合作、推广百亿补贴。
虽然平台努力改善形象,但仍洗不脱“土味”“假货”印象。不过从数据看还是有成效的,到2020年末,直播收入占比从80.4%大幅下滑至56.5%,线上营销服务和其他服务收入占比上升,说明“刮骨疗伤”初见成效。
主播家族与平台
现在秀场直播对“老铁”吸引力下降,恰是快手发展直播、营销服务,“削藩”头部主播家族的好时机。但其家族主播仍聚集,导致“按下直播的葫芦起了电商的瓢”。
双11与616大促时,快手重“销量”“出圈”“增长成绩单”。即便辛巴、二驴等头部主播家族反抗,为继续留在平台也会低头,重新思考与平台、用户的关系。比如,未来会不会更遵守平台规则,注重产品质量?这值得关注。
各位读者,你们认为快手能否在众多竞争对手的压力下,成功改变电商形象,实现更好的发展?如果觉得文章有用,欢迎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