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平台治理部有着特殊的打假专员,他们来自海外,利用母语优势与各方沟通,对品牌商品排查。这是拼多多打击售假的一个特别之处,它体现了拼多多在打击售假时利用多方面资源的决心。在当今电商平台假货问题备受关注的大环境下,拼多多采取的诸多措施确实吸引目光。
拼多多与品牌方联动
拼多多已与400家国内外品牌密切合作。这种大规模的合作有助于整合各方资源。例如在实际操作中,他们共同建立了“125系统”鉴别体系,依靠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手段,可以自动锁定可疑商品。这一体系作用显著,仅2017年全年就拦截侵权商品链接4000多万条。通过与品牌方的携手,拼多多构建起了打假的一道有力防线。同时这种合作也让品牌方在拼多多平台上更放心销售,减少了被侵权的风险。
各地的品牌都积极参与到与拼多多的联动中,不同地域、不同类别的品牌都能在这个体系中受益。像一些国际知名品牌在拼多多上发现侵权商品的情况大幅减少,也得益于这个联动体系。
联合多机构维权
拼多多不仅和品牌方合作,还联合多方机构和部门维权。它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天祥集团等第三方机构联手,这些机构在商品鉴定方面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同时还与各地工商、质检、警方等部门合作。在实际的打假案例中,如果出现售假行为,这些部门和机构可以从不同角度介入。比如工商部门可以进行查处,质检部门能鉴定商品质量,警方可以处理涉嫌违法犯罪的售假商家。
这种联合的方式整合了社会多方面的力量。例如曾经有一个品牌商品被侵权案件,就是拼多多联合这些部门和机构快速解决的。这让消费者和品牌商都看到了拼多多打假维权的力度和决心。
主动防控体系
拼多多建立了主动的假货防控体系。其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监控,包括大数据拉网式排查、与品牌权利人密切合作以及利用消费者投诉举报等。在这个体系下,不被售假商家“反侦察”很关键。于是拼多多组建了“志愿者买手”队伍。这些志愿买家按照规定采购可疑商品,然后送到拼多多或第三方机构鉴定。这一主动防控体系不断完善消费者购物体验。比如消费者在购物时更不容易买到假货,收到货物的品质更有保障等。
从数据上也能看出这个体系的成效,2017年平台品牌方权利人投诉量8.6万件,还不及拼多多主动删除商品量的1%。这表明拼多多在主动防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消费者赔付制度
拼多多有着独特的“消费者赔付金”制度。这一制度借助大数据自动识别虚假交易、延迟发货等违规行为。当商家有违规行为时必须按照承诺赔付消费者,并且资金往来由第三方监管的独立账户负责。例如当有商家延迟发货,平台就会按照制度进行处理。2017年拼多多关闭了758家售假店铺,为966名消费者提供十倍赔付。这种较高的赔付代价提高了售假成本,从而对不法商家起到了威慑作用。
此外拼多多还设立1.5亿消费者保障基金。这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有力支撑。当遇到售后纠纷时,拼多多核实情况后会先行垫付。这让消费者不用担心售后无门。
消费者投诉相关成果
拼多多在消费者投诉方面有着不错的成果。《年报》显示截至2017年底,其消费者售后纠纷退款率降低10倍,投诉一次性解决率大幅上升,93%的问题在48小时内得到解决。并且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1月19日发布的报告表明,拼多多用户满意度居行业第二,投诉比率仅2.37%,低于其他品牌电商。这些成果可以反映出拼多多在提升服务质量方面的努力。用户在拼多多上购物遇到问题后能够得到比较快速和有效的解决,提升了他们对平台的信任度。
从很多消费者的实际体验来看,之前可能担心在拼多多上买到假货或遇到售后问题,但现在看到这些成果后会更放心地在平台购物。
你觉得拼多多的这些打假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能让它在电商竞争中脱颖而出吗?希望大家评论互动、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