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的广袤世界中,B站曾以独特的内容生态和大量知识类视频备受关注,但如今却面临着流量下降与创作者收益低的尴尬处境,这背后大有文章。
B站数据背后的隐忧
曾经B站超2亿用户学习知识,217万UP主投稿泛知识类内容,看似数据亮眼。然而有UP主表示收益微薄,这反映了B站数据繁荣背后的隐忧。在上海的一位UP主说他精心制作视频,播放量也不错,可收益可怜,很多创作者努力创作,却难以得到与之匹配的经济回报。这无疑会打击创作者积极性,影响后续内容输出。即使有稳定的内容输入,可创作者生计堪忧也不是长久之计。
往昔收益的对比
回顾之前,像亲身经历所显示的,2021年直播两小时收益可达百八十块钱。但到了去年每次直播两小时收益只有一两块钱,甚至几毛钱。这收益的大幅度下滑,并非个例。一些小有名气的UP主也有相同的感受,这其中与B站用户停留时间和流量的变化息息相关,收益的锐减是B站整体运营形势变化在创作者身上的直观体现。
用户停留时间的意义
淘宝曾经能让人泡一天,而用户停留时间越长越可能消费。抖音、快手如今吸引着大量用户时间,使用户深陷其中。就拿我所在的县城来说,很多人闲下来就刷抖音快手,在它们上面耗费大量时间,这使得其他平台的流量被分流。B站也难以幸免,中长视频不符合大众偏好,导致用户停留时间减少,这对B站的发展是个沉重打击。
商业生态的失败
B站的商业生态未成型,创作者无法变现就会离开。老友是B站的创作者,本来充满热情,后来因为变现困难,连创作设备都不再更新。相比之下,抖音快手的商业模式十分成功。农村地区很多人整天刷它们,用掉了大量手机流量,这使其成为很多人娱乐的首选,也让其商业价值凸显。
不同平台的定位差异
抖音、快手是娱乐休闲工具,用户有需求才会去其它平台如购物或学习平台。小红书凭自身特色稳步增长。B站夹在中间有些尴尬,没有定位出鲜明特色。我尝试和朋友调研,发现用B站学习不如专门的学习平台高效,娱乐又比不上抖音快手那样容易沉浸,这导致其用户流失加速。
流量下降的恶性循环
B站流量下降导致收益减少,从而减少对创作者的补贴,内容变少进一步导致流量下降。一位做动画类视频的朋友本来在B站发展,后来因为成本太高且收益低,转去别的平台。这只是众多创作者离开的缩影,如果这个循环不能打破,B站的未来堪忧。
那么各位读者,你认为B站该如何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希望大家点赞、分享并留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