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知名的《十万个为什么》已经成为许多人童年探索科学世界的启蒙读物。而12月15日少年儿童出版社和抖音联合推出其短视频版这一事件可是科普领域的大热点,大家都在期待它能带来怎样的惊喜。
传统科普的新形式
《十万个为什么》拥有巨大影响力。以往都是以书籍形式传播,如今全面迈向短视频形式,这是一个非常大胆且与时俱进的改变。短视频的受众广泛,尤其是青少年更容易接受这种形式。例如之前在11月11日注册账号后短短一个月左右的成果,12条短视频200万播放量,8场直播超20万人观看,就可以看出短视频做科普潜力巨大。这说明这种新形式能快速吸引大众关注。现在短视频版将在一年内逐步制作完成,这对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意义非凡。
传统科普品牌想要持续发展,更新表现形式很重要。像以“数字化”“智能化”“视频化”“在线化”为核心的“四化”就体现了新的发展要求。面对市场需求和信息传播技术发展,《十万个为什么》正在积极探索新路径,不断贴近社会需求,这是传统科普发展的必然趋势。
权威专业的保障
科普内容必须权威专业。在这个短视频项目中有115位院士参与第六版编委阵容这一强大的背景支持。而且现在制作的短视频还要经过《十万个为什么》专家团队审核。这两道门槛确保了传播出去的每个科普知识都是真实无误的。一方面众多院士、科学家的参与,就比如既参与编写又参与短视频制作的汪品先以及王一。另一方面有专业的审核环节,这都让大众可以放心学习短视频中的科学知识。
很多著名科学家都积极参与其中意义重大。他们的参与既能提高内容的专业性,也会吸引青少年更多地关注科学知识。像王一提到小时候受《十万个为什么》影响选择物理研究,现在他又参与到视频化工作中,这更是一种传承,这种传承也保障了科普内容的权威性。
丰富的内容挖掘
《十万个为什么》就像是一座知识的富矿,里面有很多未开发的宝藏内容。它里面包含了海量的科学知识,之前可能只是用文字表述,现在可以用生动的视频形式进行呈现。那些曾经难以理解的科学知识转化为视频后会更加直观易懂。例如一些宇宙探索类知识,通过动画展示星球运行轨迹相比文字会清晰很多。
从不同层面挖掘《十万个为什么》内容至关重要。可以从趣味科学实验、大自然奇妙现象、科学历史故事等方面进行挖掘。以前受表现形式限制难以展现的内容,现在都可以在短视频里生动呈现,这对于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有着极大的帮助。
青少年的专属科普
青少年是此次短视频版《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受众。青少年模式、学习频道和益童成长平台都会推荐这些科普视频专题合集。这可以让青少年更方便地接触到科学知识。现代的青少年对科学知识有很强的好奇心,短视频的短小精悍、生动有趣很适合他们的学习节奏。
向小朋友征集问题然后由科学家解答这种互动性很强的方式也是一大亮点。这能充分调动青少年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科普的参与者,而不是单纯的接受者。比如在“#十万分好奇”话题下,孩子们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等待科学家解答,这会让他们对科学更感兴趣。
多方合作的意义
少年儿童出版社和抖音的合作可谓强强联合。少年儿童出版社负责内容质量把关,凭借多年出版经验以及强大的作者团队。抖音则提供广阔的平台和庞大的用户基础。两者结合能够使《十万个为什么》短视频版传播得更广泛。
除了短视频合作,2022年还将开展“科普创作者计划”公益扶持、大篷车公益巡展等活动。这说明双方的合作是多元化、全方位的。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推动整个科学普及事业的发展,让科学知识能够在社会各个层面广泛传播。
科普的未来展望
此次《十万个为什么》短视频版的推出对整个科普界影响深远。它将推动更多的传统科普资料向视频化转变。也会让更多的科普创作者看到视频这种形式的潜力,从而加入到科普视频创作的队伍中来。
后续也希望看到更多创新形式。例如能否结合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让科普体验更加身临其境。随着人们对科学知识需求的不断增加,这种短视频形式的科普有望成为一种常态化、主流化的科学知识传播方式。那你是否期待《十万个为什么》短视频版的更多精彩?希望大家点赞、分享并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