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商业世界里,有一个新的现象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茶咖品牌不再仅仅埋头于饮品的创新竞争,而是大力发展周边产品。这背后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商业逻辑?又反映出行业怎样的发展趋势?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事。
饮品赛道创新遇瓶颈
饮品市场曾经是一片创新的蓝海。众多品牌试图通过寻找新奇的口味和元素来吸引消费者。像2021年霸气玉油柑横空出世,一度引领行业跟风。但之后从芭乐到刺梨再到紫苏,跟风效果远不如油柑。这充分说明,小众果蔬元素想成功是小概率。随着可挖掘的创新元素减少,利润还承压,企业自然就失去大规模投入产品创新动力。例如一些小品牌,尝试新口味投入大回报小,只能放弃持续创新。
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品牌要考量成本和效率。企业如果继续疯狂投入研发新饮品,面临风险极大。在利润都难以保证的情况下,很难再去追求创新的不确定性。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传统的饮品创新赛道越来越难走,需要寻找新的出路。
周边产品的稳定性
品牌如今发现周边产品是更好战略方向。周边产品面向的受众人群相对饮品更为稳定。潮玩就是很好例子,IP受众基本固定,出新品基本就会买。而且做周边不需要像饮品那样不断创新。如M Stand把周边产品覆盖衣食住行,门店也卖周边。消费者购买周边,更多是为爱好买单,同时也满足个性表达需求。
对于茶咖品牌来说,IP不是唯一选择。只要抓住消费者个性需求就好。日常用品类周边和茶饮有一定关联。官方公众号推广周边就非常自然。而且周边产品相对饮品销售时,顾客不会太纠结于价格。周边产品的受众稳定性给了品牌新的发展信心。
周边的成本与利润
对比饮品赛道,周边产品利润空间更大。茶饮咖啡无论定位怎样,原材料成本占比都很高且价格波动影响大。周边产品就不同,像杯子、杯套等周边,供应链成熟,可大规模降低成本。品牌无需科研投入新饮品那样去研发周边。
而且周边的定价更容易卖出高价,这点很反直觉。例如,一个普通的杯子贴上茶咖品牌标志,成本没增加多少,但价格却能卖得比饮品更高。企业开拓周边这条盈利渠道,既能增加利润,又不用担心像饮品那样复杂的成本控制。
周边产品的策略转变
茶咖品牌做周边等于找到了新的出新品方式。茶颜悦色就是典型例子,通过零食生活杂货店,周边零售产品和饮品收入占比达到3:7。过去受困于饮品本身的品类限制,现在周边可以突破。商家依靠自身影响力,把周边产品设计得很漂亮高级,就能把价格拉高。
不再受饮品品类限制,就能在IP甚至更广的概念里发挥。周边的概念就是产品是载体,设计是灵魂。商家像是找到新的商业密码,让周边产品不仅仅是赠品或小玩意,而是能独立撑起盈利的板块。
周边产品的内卷趋势
虽然周边产品是新方向,但是已经开始内卷。各品牌都看到周边的潜力,都开始布局。大量品牌涌入周边市场,彼此竞争消费者。这种内卷并非坏事,它推动茶咖品牌不断提升周边产品的质量和设计创意。就像当初饮品竞争口味创新一样。
从第一步简单的周边产品,到如今种类繁多花样百出,都显示出内卷的状态。各品牌都希望通过特色周边巩固品牌忠实粉丝和吸引新的消费者,而这也促使整个行业向前发展。
周边成为稳定盈利渠道
总结来看,对于茶咖品牌,周边产品就是新的宝藏。从客单价上、毛利上,以及受众确定程度上,都完胜传统饮品模式。它像是在变幻莫测的商业海洋里,帮助品牌找到了一座稳定的小岛。虽然前方可能也会面临各种竞争和新的挑战,但是目前看来,周边无疑是一条正确而且有前景的道路。
所以,你是否同意茶咖品牌未来的发展重心会越来越偏向周边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