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近期外卖业务扩张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能否撼动美团、饿了么”等话题引发众多讨论。大家都想知道,抖音真能在这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突出重围吗?
抖音新业务资源有限
业内人士丁道师指出抖音在新业务布局上虽有优势,但资源分散严重。就拿电商业务来说,抖音投入了不少精力,但达到万亿元规模后,似乎碰到了天花板。即便商家还看好其流量,但业务增长乏力也成为摆在眼前的事实。这表明抖音在每块新业务上可调配的资源,不足以支撑其一路高歌猛进。
虽然抖音野心勃勃想涉足各类新业务,从电商到本地生活都想分一杯羹,但资源瓶颈限制了它。毕竟开拓新业务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均匀分配后,各项业务能获得的资源都捉襟见肘,发展也就处处受限了。
平台基因束缚发展
每个平台都有自己难以摆脱的基因。支付宝难以摆脱工具属性,微信本质还是社交,而抖音的基本盘在于满足用户观看短视频和娱乐的需求。想突破原有定位,成为像淘宝、美团那样综合性的大平台,并非易事。
用户打开抖音主要是为了消遣娱乐,要让他们转变观念,把抖音当作购物和点外卖的首选平台,需要克服很多障碍。这种根深蒂固的平台印象,成为抖音拓展新业务的一道坎,限制了其向多元业务发展。
商家入驻热情不足
目前来看,商家入驻抖音的热度并不算高。多数入驻的是品牌和连锁店,还多由品牌统一安排上线抖音外卖。记者在2月19日打开抖音外卖发现,各商圈的商家数量有增有减。
这说明抖音外卖还没完全得到商家的广泛认可。对于商家来说,选择平台要考虑流量转化、成本收益等多方面因素。抖音外卖如果不能在这些方面吸引商家,后续业务发展会面临很大压力,毕竟商家是平台运营的基础。
外卖业务体验欠佳
记者在体验抖音外卖的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致电商家后,时隔10分钟再次询问进展,商家表示订单结束后看不到外卖员联系方式。而在美团外卖、饿了么平台,商家可以轻松通过订单页面联系骑手。
这种体验上的差距,可能会让商家对抖音外卖失去信心。用户体验和商家操作便利性,是外卖平台成功的关键因素。抖音外卖在这方面的不足,急需改进。
电商业务增长存疑
截止2018年6月,抖音短视频日活跃用户数超1.5亿。曾经抖音凭活跃的用户量大力发展电商业务。但一位商户在2022年8月分享报告显示,抖音电商拔草速度放缓,“兴趣 - 购买”的流转效率下降。
如今抖音想借着货架电商、超市再拓展电商市场份额,突破天花板,但结果并不明朗。尽管快消品商家广告投放大,抖音做超市、货架电商可能带来广告收入,但电商业务增长的颓势,不是轻易就能扭转的。
业务扩张寻求突破
字节/抖音寻求新业务增长点,既有突破平台天花板的考虑,也想为上市谋得更好的数据。围绕用户延伸电商、本地生活业务是其策略之一,有爆料显示,2022年抖音生活服务完成约770亿元GMV,2021年抖音本地生活覆盖城市超370个,合作门店超100万。
不过整体来看,如今字节的业务大多在小心翼翼维持或谨慎探索,以往“APP工厂”的辉煌不再。抖音的业务扩张能否实现预期,还需时间验证。
看完这篇文章,你认为抖音的业务扩张最终能成功撼动现有市场格局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观点,别忘了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