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内容平台百家争鸣的时代,抖音、小红书等新兴平台发展迅猛,公众号似乎有些被唱衰,但仍有许多人坚守公众号阵地,这是值得关注的现象。
流量
公众号依托微信强大的流量资源,这是其他平台难以企及的优势。微信日活10亿,公众号流量是小红书、头条号的数倍。许多创作者经历了各种内容平台的兴衰更迭,最终发现公众号的流量稳定性让它成为一种确定性的流量生意。像一些小企业推广产品,在公众号上能持续获取一定流量转化,这证明了公众号流量的价值。即使新平台不断涌现,公众号依靠微信依然能够保持一定的流量活性。
在碎片化信息泛滥的当下,公众号流量虽庞大但也需要精细化运营。比如说一些腰部创作者通过深入挖掘垂直领域内容,吸引精准流量,进而在流量池中占据一席之地,不断获得新的粉丝与流量,而不是被淹没在信息的洪流里。
私域运营
公众号在私域运营中的角色无法替代。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朋友圈、微信群形成私域五件套关系密切。公众号可以为其他私域部分做承载、中转、裂变与转化。例如有些电商商家,不能直接把流量导入微信,就通过公众号做中转。还有线上学习平台,借助公众号宣传课程吸引学员,进而转化到付费课程社群等。
个体创作者也能在私域运营中受益。一些文化类的博主通过公众号文章发布吸引志同道合者进入私域,进而组织线上活动,销售自己的文创周边,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了稳固的粉丝社群并且获得收益。
内容尺度
公众号的内容尺度较大,给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自由。无论是推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还是学习心得等都可以自由表达。个人或者企业在公众号推广各类课程、社群时没有过多限制。例如一个微商团队,可以在公众号详细介绍产品功效和团队优势。与其他平台相比,限制更少更利于内容创作与推广。
内容尺度大还体现在多元内容创作上。比如一些新兴行业可以尽情在公众号分享行业经验、招募成员等相关内容。新兴的互联网职业如元宇宙架构师就可以通过公众号来吸引人才、分享见解,而不必担心太多约束。
平台公平性
公众号的平台有一定的公平性。只要内容写得好,会被用户转发分享,就有机会进入平台推荐池。在很多平台可能存在各种收费推广、流量倾斜等不公平现象,但在公众号大家都没有交所谓的保护费,都可以平等地引流、推荐产品等。一个小众的读书博主,他用心将读书笔记整理分享到公众号上,如果足够出彩就会被大家看到,进而被推荐,不会因为他是小众领域就被不公平对待。
这种公平性也激励长期创作。创作者不用担心特殊规则等外在干扰,专注于提升自己的内容质量。就像那些专心写影评的博主,因为平台的公平环境,长期坚持输出高质量影评,逐渐积累起自己的粉丝群体并且影响力不断扩大。
变现能力
公众号的变现能力依然强劲。有广告流量分成、打赏、付费阅读等变现模式。很多公众号博主通过这些方式赚到不少钱。尤其是知识付费模式在公众号上广泛应用,比如健身博主开付费社群和付费课程。大量公众号因为粉丝质量高,在变现方面相比其他平台有着独特优势。
变现能力还体现在多领域的盈利。无论你是做手工艺制作还是企业管理咨询,都可以通过在公众号引流、转化等来赚钱。例如手工皮革制作的匠人,通过公众号展示作品、教学视频,招收学员、售卖作品等,顺利实现变现。
坚守理由综合
综合以上所述,流量的优势、私域运营中的独特地位、宽松的内容尺度、公平的环境与可观的变现能力等各个方面,都让公众号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尽管新兴内容平台不断出现,但公众号仍然是创作者们舍不得放弃的一块阵地。它承载的不仅仅是创作内容,更是连接创作者与众多粉丝的桥梁。
你是否对公众号又有了新的认识?你会选择在公众号开始你的创作之旅,或者继续坚持更新自己的公众号吗?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也希望大家点赞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