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视频号似乎带来了新的短视频格局。它既非纯公域流量,又与其他短视频平台有着诸多区别,这让品牌主们困扰,也让企业运营者迷茫。这种新变化本身就充满争议和讨论价值。
微信视频号的流量特征
微信视频号被看作私域和公域流量的结合体。在抖音,流量掌控在平台,而微信视频号新手期发展受朋友点赞影响。就像在生活中某些依靠朋友推荐发展起来的小生意一样,微信视频号有着熟人社交的助力。不少创作者在微信视频号中,首先收获朋友点赞,然后慢慢触及公域流量。这种流量模式是它区别于其他短视频平台的重要特征。
微信视频号独特流量机制下,内容传播模式也不同。例如一些本地商家,利用朋友圈和朋友关系链,让视频号内容在当地小范围迅速传播,这在纯公域流量平台较难达成。
对品牌主的影响
品牌主在别的平台创作的内容难以直接套用到微信视频号。这需要品牌主重新规划内容创作。那些经常用同一套内容打天下的品牌就头疼了。
曾有一个知名运动品牌,在抖音上有着炫酷的广告内容,但到了微信视频号,却发现这种风格不被朋友关系链接受。最终不得不重新拍摄一些更贴近生活、更能引起普通朋友共鸣的内容来投放微信视频号。
微信视频号的使命
电商导流可能是微信视频号使命。就像之前微信给京东增设入口一样,它知道电商是个大蛋糕。不过它不会让电商喧宾夺主。像微信里众多小程序的电商功能一样,微信视频号会谨慎地平衡商业与内容。
而且腾讯旗下有微视、掌控着快手,微信视频号的使命不只是简单的商业获利,还有着丰富短视频生态的目的。
视频号与其他腾讯视频产品关系
从功能属性看,微视、快手和微信视频号是腾讯布局短视频的组合拳。腾讯想全方位覆盖短视频功能。就好比一个人有不同种类的鞋子,不同的场景穿不同的鞋。这几个平台看似有竞争,其实从腾讯角度是互补的。
例如,有些人喜欢用微视里的特效功能,而在快手能看到更多接地气的生活百态,微信视频号又能在朋友圈里分享自己的小视频日记。
微信视频号的内容推荐逻辑
微信视频号的推荐和公众号“看一看”类似。朋友看过和点赞的内容易被推荐。这其实就是借助私域流量拓展公域流量。比如我经常看到朋友点赞的美食制作视频号内容出现在我的推荐里。
这种推荐逻辑其实和微信重视社交关系链的理念是一致的。很多时候我们的兴趣都是通过朋友的感染而慢慢培养起来的。
企业对不同视频号的运营策略
企业不能简单打包处理不同短视频平台账号。在过去,打包给同一团队运营可能节省成本。但现在针对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企业内部应分权运营。例如一家美妆企业,在抖音主打产品销售,快手注重口碑传播,那么微信视频号可能就要利用朋友圈熟人效应做个性化推广。
如果企业还按照老一套运营思路,等微信视频号发展成熟,就会发现自己在竞争力上远不如那些早早就布局好的同行。
最后想问读者们,如果你们的企业正在布局短视频平台,面对微信视频号独特的规则和格局,你会如何调整运营策略?欢迎点赞、分享并且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