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旗下APP涉足信贷业务的消息不断传来,这其中隐藏着商业上的机遇与风险,也引发各界的关注与猜测。
闲鱼:二手平台的信贷试水
闲鱼上线“借钱”业务最高额度可达20万,年化利率4.8%起。它拥有5亿用户基础,有着巨大的潜在信贷市场。其业务模式为助贷,合作方众多,除了在页面展示的度小满、拍拍贷和马上消费,还有中原消金和百信银行。这既为有资金需求的用户提供了新的渠道,也反映出闲鱼在业务拓展上的新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保证借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摆在闲鱼面前的重要问题。而且这么多合作方的加入,也需要闲鱼在业务协调和管理上做出更多努力。
在这一块业务中,用户的信息安全问题必须重视。因为信贷业务涉及到用户众多的隐私数据,闲鱼虽非直接提供贷款,但作为平台,也有责任确保用户数据不被滥用,在助贷业务的红利下,它要保障业务的合法合规性。
飞猪:OTA巨头的信贷探索
飞猪于6月底上线借款业务。它目前正在大力招募金融相关岗位,月薪资10 - 20K反映出其对金融信贷业务的重视。飞猪所属的旅游行业,资金的流动较大。游客可能在旅行中有临时的资金需求,例如遇到紧急医疗情况或者行程的临时变更等地方需要资金支持。这种信贷业务的开展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多的选择。
不过旅游业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例如疫情期间旅游业遭受重创,如果大量开展信贷业务,可能面临用户无法及时还款等风险。而且飞猪目前开展信贷业务不久,在竞争激烈的信贷市场要站稳脚跟,还需要在优化借贷服务、降低自身风险方面下功夫。
钉钉:云办公领域的信贷涉足
钉钉去年7月就入局借款业务并持续扩容。它最高额度也为20万,不过年化利率10.8%起。钉钉的用户主要是企业和上班族。对于企业来说在资金周转或者扩张时有借款需求。钉钉这种助贷业务能给他们带来便利。但在实际运营中,它将借钱服务隐藏在“钱包卡券”栏目下,这种方式是否会影响其业务推广还有待观察。
钉钉的合作金融机构不少,同时需要确保在合作过程中的工作协同流畅。而且在向企业和员工推广信贷业务时也要注意规范营销手段,防止因过度营销引起用户反感,从而对钉钉的企业办公特性等核心业务产生负面影响。
饿了么:从餐饮到金融的延伸
饿了么2017年就开始尝试金融业务,与衣食住行场景结合紧密。它的借款最高可达20万,年化利率3.98% - 24%。饿了么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可以利用这一优势进一步拓展金融业务。例如一些小商家在资金紧张时,可能会借助饿了么的信贷业务维持经营。
然而饿了么虽是本地生活的一部分,但信贷业务毕竟不同于餐饮外卖业务,它需要在金融风险把控方面要加大力度。一旦出现大量的坏账等问题,将可能影响整个饿了么的声誉和经营。
优酷:大文娱领域的借贷导流
优酷通过“简权益”为分期乐等六个平台导流。在文娱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优酷寻求多业务的盈利点是可以理解的。用户在观看付费视频或者购买会员时如果资金不足,可以通过合作平台借款解决问题。但这种导流业务在监管方面要严格遵守规则,不能涉及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
并且这种跨行业的合作在用户体验上也要注意,如果用户在借款过程中遇到体验不好的情况,可能会对优酷这个平台产生厌烦情绪。
业务布局后的整体思考
可以看出阿里旗下开展助贷业务的平台集中在本地生活、大文娱等低营收贡献率板块。一方面是对营收的补充,这些板块虽然目前盈利欠佳,但信贷业务开展或许能够改善盈利状况。另一方面也为旗下众多业务的用户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服务。
从风险角度看,助贷业务涉及金额不小,众多的合作方如果管理不善会带来金融风险,信用风险等各种问题。而且缺乏金融牌照也是一个潜在风险点。
你觉得阿里巴巴旗下APP开展信贷业务会对金融市场格局产生多大的冲击?希望大家点赞、分享并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