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自2021年上市以来最大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层调整,涉及多事业部众多业务线和人员,背后隐藏着诸多战略与商业意图,引起广泛关注。
涉及范围广泛的业务调整
此次调整涵盖主站、电商与商业化三个事业部下属的15条业务线。多达25位中层管理人员受到影响,这是一个涉及众多部门和人员的调整。显示出快手希望对内部架构进行深度优化。这一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会使各个业务线的运作关系发生改变,无论是在人员协作还是业务开展方向上。这种全面的调整折射出快手想要重新梳理自身的业务布局,以适应未来发展的决心。
这一调整中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重新定位。尤其是25位中层管理人员,他们在各自业务线承担着各类角色,其工作的调整将直接影响日常业务推进速度和发展方向。比如他们对下属员工的工作安排,对业务重点的把控等都会产生连锁反应。
主站调整目的
主站调整完成后,直接向主站负责人于越汇报的管理者达到17人。这一改变旨在让决策者离业务线更近,增加信息透明度。这样一来,主站在决策执行方面会更为高效。当有新的策略或者项目时,可以更快地传达和落实。
人员结构的变化使得主站能够迅速响应市场需求,在业务对接上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层级沟通。例如出现新的热门话题或者突发事件,主站的决策能够快速推动内容生成与传播,提高快手整体竞争力。
部门调整背后的内容扶持策略
一个部门被置于主站下,目的是先扶持相关行业的短视频与直播内容进而变现。目前抖音在汽车行业的收入远超快手,尽管快手有自己的用户基础,但在一些行业的业务开展明显滞后。
在快手自身的内容生态里,如果能够把某些行业的内容扶持起来,配以合适的变现模式,那么一方面可以抗衡竞争对手,另一方面也能拓展自身的收入渠道。像在汽车行业,若发展短视频和直播推广销售汽车,将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内循环广告的转移
快手内循环中小客户中心从商业化事业部移向电商事业部。这是因为内循环广告和电商业务存在矛盾,电商希望商家用更少广告费用获得更多销售额吸引商家。
从过去的数据看,2022年快手电商订单支付比例下降,说明商家广告到用户付款存在问题。这样的调整有助于部门之间更加协同作战,从制度上平衡平台收入和商家体验。例如可以减少广告投放与销售之间的脱节,让商家能够更精准地投放广告并获取对应的销售额收益。
中层干部调整反映的企业心态
一批年轻中层涉及多业务条线被调整。从快手对于“下沉”标签态度的转变,可以看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不再忌讳被贴上这样的标签。
这种人员调整体现出企业的危机感,面对抖音等竞争对手在收入等方面的优势,快手必须做出改变。同时也体现出安全感,因为有能力也有决心对内部管理人员进行大规模换岗来重新布局。
快手的用户特征与商业影响
快手80%的独占高频用户为低线城镇人群。他们消费能力较弱,不是广告主首选营销对象。但对于想向这些人群卖货的商家,快手是最好的触达平台。这提醒快手要在平衡用户消费能力与商业变现之间做出智慧选择。
一方面要挖掘低线城镇用户的消费潜力,一方面又要协调好广告主的营销战略。如一些价格亲民、性价比较高的商品,在快手做推广就比较适合,既能符合低线城镇用户的消费需求,又能满足商家的销售诉求。
最后想问大家,你们看好快手此次组织架构调整后的发展吗?希望大家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告诉我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