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带货盛行的当下,许多小商家本想借其东风提高销售额,结果却面临高坑位费、低销售量的状况,甚至亏得血本无归。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诸多问题,亟待我们去探究。
商家期待落空
许多小商家都期望直播带货能带来大量销售额。例如刘先生,精心挑选有漂亮数据的旅游博主直播带货,却一件商品都没售出,自己正常播还能有销量。还有商家给出高额坑位费,最后销售量极低,主播出场费都无法覆盖,这与他们最初的期待形成巨大落差。这让商家们投资打了水漂,原本想拓展市场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
主播刷单乱象
这种现象背后,主播刷单行为并不罕见。部分主播收取高额坑位费,却使用部分坑位费进行刷单。有电商运营人员透露,有的主播坑位费5万竟拿3万去刷单。那些要坑位费的中小主播退货率高达50%以上,这很大程度反映了刷单的情况,而不要坑位费的主播退货率相对较低,这一对比十分明显。
直播问题背后
电商直播业务负责人段先生谈到直播带货退货率时提到,直播给予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时间短,会包含冲动消费。冲动消费过后的退货,也是导致商家不赚反亏的因素。很多商家没有考虑到这点,盲目进入直播带货领域,忽略了这种消费特性可能带来的风险。
刷单根源探究
刷单不仅是主播的手段,部分品牌商家同样有刷单的需要。对于主播而言,为了接广告,需要较高的粉丝数量和直播间人气。比如一位服饰类带货主播,从1月到现在,几个月才涨了10万粉丝,想要提高粉丝量和关注度实在不容易。这就驱使他们为了营造从众效应而刷单,就像以前淘宝店、天猫店一样,为了有更多人跟风购买。
MCN机构嫌疑
在调查中发现,很多人认为MCN机构也是刷单背后的推手。他们怀疑部分MCN机构靠网红的坑位费赚快钱,指使网红刷单。但也有人认为,现在的刷量和之前在其他直播平台那种疯狂刷量已没法比,现在直接加假粉丝的情况比较少。
行业规范之需
直播带货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诸多弊病。商家期待与现实落差巨大,主播刷单扰乱市场,MCN机构被指浑水摸鱼等。目前行业缺乏严格的规范准则来约束各方行为。这导致了一些不正当竞争手段在行业中盛行,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也让真正诚信经营的商家难以立足。如果不及时规范,长此以往,直播带货的前景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