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十一”,不仅是购物的狂欢,更隐藏着商家扩内需、促消费的大棋局。在商务部“消费提振年”的大背景下,我市商家的举动值得关注。
线下商家主动入局
线下商家不再只是看着线上狂欢。就拿兰州来说,这里的商家积极在“双十一”入局。他们深知网络营销的力量,如有的商家开始进行抖音直播带货。这不是随便的尝试,而是精心策划的战略转型。在兰州各大商圈里,到处都能感受到商家积极参与的热情。各种品牌商为了吸引消费者,在店门口摆出“双十一”广告,还推出很多优惠。对于消费者来说,看到实实在在的优惠就在眼前,购买欲被强烈刺激。商家这种主动改变传统经营方式的做法,为自身在市场竞争中找到了新的突破口。而且很多商家还提前启动活动,早在10月下旬就开始预热,想要抢占先机。
线下商家不再固步自封。这些商家的员工积极学习新的营销方式,从传统的导购,快速转变为线上主播或者线上运营者。他们学会利用各种软件和平台来推广商品,为了奖品、为了吸引更多的流量不断努力。无论是商场内的服饰品牌,还是美妆护肤品,都在积极探索这种新的营销模式。
线上平台与线下融合
这种线上线下的融合,正成为一种新趋势。以亚欧商厦为例,线上业务负责人就表示在节日期间,超市除了让利,还在抖音直播,并且线上线下同步抢流量。同时,他们还开发了微信小程序自有平台。线下实体店本身有客流量,再加上平台优惠活动,进行私域运营。这一融合方式让消费者在线上线下都能感受到“双十一”的热闹氛围。
从商家的角度来看,线上线下融合也是资源的整合。比如兰州王府井百货在“双十一”活动全面拥抱第三方线上公域平台。他们制作促销短视频,规模比同期还要大。这样做不仅带来线上流量,还引导至线下,让线下销售更火爆。以前线上线下是两条平行线,现在正在变成一个闭合的圈层,资源在这个圈层里不断流通,共同为商家的盈利贡献力量。
消费者的新选择
对于消费者,有了更多新的选择方式。像曾女士在购买冬装时就觉得,叠加优惠券后线下价格更有优势。很多消费者感受到实体店积极“触网”带来的便利。市民王先生购买电视的经历也说明问题。他觉得电视在实体店能看到摸到,体验感好,价格在“双十一”的活动下比线上还有优势。
消费者也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线上或者线下消费。很多人会先通过线上直播“种草”,然后到线下实际体验消费。这种新的消费模式让消费者能兼顾线上线下的优点。而且像一些店铺借助京东的仓储优势,可以快速送货上门,让消费者在享受实体店服务的同时,也能得到线上购物即时收货的快乐。
商业模式的变革
这样的融合促使商业模式发生变革。实体店打破传统思维,拓展网络空间消费。比如许多原本只在线下运营的品牌,开始在网络上大力推广。网络店面也在强化场景消费,给消费者构建更好的购物环境。这种交互式竞争的结果就是让消费者在购物体验上更受益。例如消费者可以用更优惠的价格买到心仪的商品。
这种商业模式还降低了相关主体的搜索成本。商家不需要再大海捞针般寻找顾客,顾客也能更方便地找到商品。在整个经济活动中,这就像是给各个环节都安装了加速器,让消费活动更加顺畅。
商家与消费者双赢
这种新的经济活动模式对商家和消费者是双赢局面。商家通过新方式吸引更多客源,增加销售额。例如那些积极开拓线上渠道同时结合线下实体优势的商家在“双十一”期间取得了很好的销售成绩。消费者也能以更实惠的价格买到更好的商品。像很多消费者在“双十一”购物节里买到了心仪已久的商品,而且价格合理,体验还不错。
在这个过程中,商家还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商品和营销策略。消费者也能享受到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二者之间的互动随着这种新的模式变得更加紧密。
对未来消费的影响
这种“双十一”期间产生的商业模式的融合创新,会对未来消费产生深远影响。商家未来可能会更加注重线上线下的平衡与融合发展。例如之后的促销活动可能都会按照这样的模式去设计。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会期待更多的品类、更多的品牌也能提供类似的方便快捷又实惠的购物体验。
在这种模式影响下,市场竞争格局也会发生变化。只有那些更懂得线上线下融合精髓的商家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那么你认为未来的购物节还会出现哪些新的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