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消费陷阱无处不在。就像一张大网,罩住了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未成年人手机游戏充值难以退款、教育机构虚假宣传、减肥套路消费、早教机构退费困难等问题,都让消费者头疼且愤怒。
游戏充值的黑洞
在游戏领域,尽管有关部门限制未成年人游戏时间和充值金额,但未成年人超额充值事件仍频繁发生。一些家长发现孩子充值后,找游戏公司要求退款大多无果。游戏公司在政策落实上打折扣,对于孩子冒充家长玩游戏缺乏有效应对措施。这让广大家长不仅损失金钱,更对孩子的未来担忧,毕竟是辛苦挣来的钱。在现实中,我们常能听到家长们无奈地抱怨,可是游戏公司似乎不为所动,继续赚着这种争议性的钱。许多家长忙于工作,疏忽对孩子游戏消费的监管,孩子面对游戏中的诱惑又缺乏自制力,这也给游戏公司利用漏洞提供了机会。
另一角度看,游戏公司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现在的游戏为了盈利,设计了很多充值诱惑,对于未成年人这个特殊群体没有给予足够保护。像有的网络游戏中,炫酷的皮肤、强大的装备都需要充值购买,孩子很容易就被吸引。而且游戏认证环节可能存在疏忽,让孩子冒充家长轻易过关。
教育机构的虚假承诺
教育机构中也存在严重问题。一些培训机构的虚假宣传让学员们深受其害。例如杨先生报名的机构,宣称一对一、手把手教学,然而实际却仅仅是在QQ群里可以提问,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很多学员满怀期望,以为能学到真本事,可能还辞了工作或者挤出大量时间来学习。但最后发现一无所获,学完还不会实际操作。当学员要求退款时,机构又以签了合同为由拒绝。以湖南利茂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客服称有一对一指导,但实际学习体验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很多学员都是出于对教育机构的信任才报名,却遭到了这样的对待。
更多情况下,学员面对这种骗局束手无策。这些机构抓住学员想要快速提升技能的心理,夸大宣传却不兑现承诺。这些教育机构以合同为挡箭牌,但合同本身可能对消费者就不公平,订立的时候就充满陷阱,这对充满期待的学员来说是一种情感和金钱的双重欺骗。
减肥的套路消费
减肥领域的套路消费也令人气愤。很多消费者陷入商家设置的陷阱。商家开始说几百元的减肥套餐,最后能变成几万元的消费。朱女士的遭遇不是个例,商家会换着花样诱导消费,比如换“专家”来说顾客身体有问题需要调理。很多消费者满心期待减肥成功,把辛苦挣的钱投进去,最后减肥没效果,钱包倒是瘪了。
从一些数据来看,2020年单在新湖南客户端湘问频道就有超300条“套路减肥”投诉。不少想要变美的女性因此受到很大伤害,身体不说有没有受到不良影响。在情绪上的打击是巨大的,本来减肥是为了更自信更健康,结果却遭遇骗局,而且还可能因为减肥产品带来其他健康风险。
早教机构退费之难
早教机构在退费上也让家长们头疼。像邓女士和王女士的遭遇,早教机构以合同里不合理的条款拒绝退款或者少退款。机构合同中的退费条款对家长极为苛刻,如“开课三个月后不办理任何退费”“课程数使用不到1/3时,退还合约金额的1/2”。这些条款都是单方面偏向早教机构。家长们给孩子报早教是为了孩子更好发展,很多机构在宣传时也是充满诱人的承诺,可一旦有问题,立马拿合同说话。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报早教时没有仔细研究合同条款,而早教机构正是抓住这一点,订立不公平的合同。这不仅损害家长的经济利益,也让家长对早教机构的信任度降低。在生活中,很多家长省吃俭用给孩子报早教,最后却因为退费问题搞得心力交瘁。
谁来保护消费者权益
在这些问题背后,我们必须思考谁来保护消费者权益。游戏公司、教育机构、减肥商家、早教机构都不能只想着自己赚钱,监管部门必须要加大力度。消费者本身在消费时也要谨慎谨慎再谨慎,仔细研究合同,不要轻易被宣传所迷惑。社会需要建立更多的维权渠道,让消费者在权益受损时有处可诉。
我们在消费时是弱势群体,但是大家的权益必须得到保障。希望各个行业都能规范自身行为,不要总是侵害消费者权益。
你是否也有类似遭遇
你是否也遭遇过类似的消费陷阱?是默默忍受还是奋起维权?希望大家能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故事,也希望大家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消费中的问题,避免更多的人落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