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本应是推动经济发展、帮助农户销售产品的好方式,但近年来却涌现出诸多问题。就像“韩文团队”卖惨直播、虚假助农事件,这种行为简直是直播带货伦理缺失的典型。这不但欺骗了消费者,也给真正需要帮助的农民和诚信的商家造成了伤害。
卖惨直播丑闻曝光
韩文团队策划摆拍凉山贫困来吸粉带货一事被揭露。这种事情并非个例,在各地都有发生。他们专门挑选贫困地区或弱势群体,编造凄惨故事。例如之前有团队在某个山村,找来老人小孩摆拍,然后伪装成需要帮助的样子。这欺骗了大众的感情,使大众的同情心被利用。消费者以为自己在做善事,实际上是被坑骗。
网络的传播力让这种虚假迅速扩散。而且他们为了更逼真,还会刻意渲染画面,更恶劣的是实际的产品和宣传完全不符,质量堪忧,价格却虚高,谁购买谁上当。
直播带货的伦理边界
直播带货应该有基本的伦理底线。要真实地反映产品情况和背后的故事。像诚信的助农直播,会实实在在地展示农产品的种植、收成等环节。在东北的一些地方,有主播到农田亲自采摘果实,让消费者看到原汁原味的农产品源起。
但是如今有些团队为了逐利,模糊了伦理界限。他们不去关心产品本身,只想着编造故事刺激消费。就拿“韩文团队”来说,他们只想着给自己塑造一个善助农扶贫的美名,却背离了直播带货的本质,也违背了基本的道德伦理。
虚假助农的功利性目的
韩文团队打着助农的名号,实则是为自己谋取私利。他们通过虚构故事,大幅增加流量,从而实现大量产品的售卖。查看后台数据,在他们编造故事最盛时期,产品销售额比平时高出十几倍。
这样做的时候,根本就不顾真正农民的利益。在一些贫困地区,农民原本期待借助直播拓宽销路,然而最终发现是个骗局。等消费者认清真相后,真正的农产品又失去市场信任。这样的情况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村落就有发生,农民们辛苦了一年,结果被这些虚假助农团队给坑了。
消费者的认知误导
主播编造内容,严重误导消费者的判断。网站上大量不实视频,全是卖惨画面。消费者看到满屏幕的苦难,同情心泛滥便下单。像那些城市白领,平时较难接触到农产品源头,就很容易被这样的虚假内容欺骗。
等最终消费者发现真相,慢慢就会对整个助农直播行业失去信心。而且这种现象一旦扩散,消费者在其他的直播消费场景也会多留个心眼,使得整个直播带货行业信誉受损,不良竞争开始出现。
对公平秩序的破坏
靠卖惨营销的团队,破坏了市场公平秩序。老老实实做产品品质、做信誉的商家反而得不到机会。在直播平台上,那些如实展示产品的都会被卖惨营销抢去流量。
从宏观上来看,这种不公平竞争会让整个直播带货市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反映在数据上,就是优质商家的销售额下降,而虚假营销团队却短时间内大赚一笔。这使得直播带货行业的前景一片混乱。
信任体系的崩塌
由于这些卖惨、虚假助农行为的泛滥,社会的信任体系开始面临崩塌的危险。大众变得对各种“助农”旗号的直播持怀疑态度。真正需要被帮助的贫困农户得不到关注和支持。例如许多合法合规的助农公益组织,也受到牵连,不好开展工作。
如果这种现象持续下去,不但直播带货行业会遭受重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会变得更加脆弱。
大家对于直播带货中的这种欺骗行为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也希望你点赞、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