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在大众传播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近年来它的发展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光鲜。从2020年3万多条微博热搜分析出的前五名,可以看到娱乐、政治、社会类话题在微博上的热度,这背后也隐藏着多种问题。微博虽投入很多资源帮助创作者,但真的达到理想效果了吗?
微博创作者扶持计划
微博推出5亿现金创作者分成计划,还有大量广告投放和曝光资源助力创作者。看似投入巨大,可创作者真的都从中获利了吗?现实中有大批微博大V和用户去CEO评论区要求优化广告推荐机制,这说明创作者面临着一些困境。优质广告主流失,微博只能下沉广告产品,导致广告质量下降,创作者收益也难保障。
在众多平台竞争下,创作者也在对比各个平台的价值。如B站对微博就造成冲击,B站五千粉博主广告价值高于微博二十万粉博主,这让很多微博创作者重新思考自己的发展平台。
秒拍与微博运营思路
秒拍初期靠强化明星和热点运营,吸引了大批一二线城市的活跃微博用户,2017年3月达到2.76亿月活。这种借助明星和热点吸引流量的思路,不仅用在秒拍,在一直播、绿洲等新产品上也可见。绿洲上线后被给予大力支持,为求用户打开率和日活,采用过度弹窗推送的方式。这种“大水漫灌”的运营思路,虽然短期内能快速获取流量,但从长远看却缺乏可持续性。
微博的用户体验不断下降,在用户对某一博主关注后,频繁的弹窗推送容易让用户产生厌烦情绪。这种为了数据而不顾用户感受的运营方式,可能会使微博逐渐失去一些原本活跃的用户群体。
微博广告现状
到2020年12月,微博推出了八大类广告。微博的广告产品线看似丰富,但背后却隐藏着难题。广告主的流失是微博面临的大问题。优质广告主不愿意在微博投放,微博只能接纳被其他平台拒绝的广告主。这导致用户看到的广告质量不高,以多图文信息展示为主,和抖音、快手的视频广告形成鲜明对比。
众多用户向产品经理呼吁改善广告推荐机制,可现状并未有多大改变。微博大量的广告填充,使页面变得杂乱,浏览体验越来越差,甚至影响到了微博的整体口碑。
微博数据注水现象
2019年蜂群传媒刷量事件暴露了微博生态的注水情况。2020年还有微博热搜刷榜价格被公布,从热搜前三到前30都有明码标价。这背后是数据营销公司养数百万小号来维护数据的黑幕。这种刷量行为在娱乐内容里尤其容易。这不仅营造虚假繁荣,还损害微博品牌形象。
广告主看到这些注水数据,对投放效果产生怀疑,不愿再投入。长此以往,微博的真实用户活力大打折扣,广告效果也难以保证,陷入恶性循环。
微博的广场效应
微博的广场效应一直存在,使其在社交平台竞争中有独特地位。知乎的想法和今日头条的微头条都想分一杯羹,但是没有成功。微博在社交领域目前仍有其优势,但如果不改善内部问题,这种优势能持续多久很难说。
以广场效应为傲的微博,现在却面临很多内部危机。广场效应带来流量的同时,也因为注水现象、不良广告等问题遭受诟病。
微博面临的竞争与挑战
B站等平台正在抢夺微博的品牌广告份额。微博自身的广告问题、数据注水、运营方式不合理等问题,如果不解决,面对其他平台的挑战会更加力不从心。
在当下的互联网竞争环境中,微博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模式。不能仅靠以前的存量优势,而要从根本上改善自身的问题。
那你觉得微博能否克服这些问题重新焕发生机?希望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