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榜单的虚假流量曾经催生了看似繁荣的景象,但这背后其实隐藏着诸多问题。微博榜单是其商业变现的主要途径,而虚假流量产生的繁华如同泡沫。在知乎上,众多卸载微博的原因都指向它过度娱乐化等问题,这与榜单的虚假繁荣息息相关。
微博的过度娱乐化
在知乎中有很多关于卸载微博的讨论,近万个回答指向过度娱乐化这个问题。其中一位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讲师对热搜上榜词类别研究发现,明星动态、娱乐圈八卦占近七成。这些话题最终常演变为粉黑大战。很多普通用户不希望看到充斥娱乐新闻和无端谩骂的网站,他们的使用感受被忽视。这过度娱乐化的现象使得微博对部分非饭圈用户的吸引力大大降低。
微博如今凭借娱乐属性在明星饭圈找到了支撑。比如微博新星榜与内地榜之间,新星榜前三能进入内地榜,这被称为“搬家”,吸引很多粉丝和厂家。粉丝觉得偶像进内地榜才有人气,厂家会据此筛选代言人。这就使得微博依靠饭圈女孩的力量撑起来了半边天。
榜单与商业变现的联系
微博的榜单和商业变现挂钩。粉丝为了偶像人气被认可,集资百万打榜。在厂商看来,榜单数据是选择代言人的依据。例如2019 年,各大社交平台设置打榜来引导粉丝互动的明星类榜单达70多个。在线上数据被奉为绝对标准下,粉丝、偶像和商家在数据的驱使下疯狂运营。
在微博中,粉丝是这一商业变现环节中的重要力量。像爱慕值与虚拟鲜花数量有关,粉丝通过努力送虚拟鲜花提高爱慕值等操作打榜。这种商业变现的模式让微博尝到了榜单的甜头,却也造成了很多不良影响。
粉丝与打榜热潮
在粉丝群里,打榜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像“坤伦大战”中周杰伦的粉丝,用一周把周杰伦送上超话榜第一并打破纪录。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偶像才有被品牌资源看到的可能。但是很多粉丝内心也很疲惫,有参与大战的粉丝盼着吸血榜单关闭。很多新人偶像的粉丝也在努力打榜让偶像“搬家”,耗费大量的金钱精力。
粉丝就这样陷入了一个数据的困局,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偶像的资源。比如养成偶像的粉丝们,通过大量集资,只为让偶像在榜单上有所提升,他们被卷入这场数据竞争。
营销号的推波助澜
泛滥的营销号也参与其中。他们利用对情绪的调动获得热度。在营销号制造的话题下,粉黑大战不断,然后数据急剧攀升。比如有些营销号发布一些带有引导性和争议性的话题,吸引粉丝进行争论。这些营销号不在乎事情真相,只想要热度带来的数据增长,这让微博环境变得乌烟瘴气。
营销号深谙运营规则,他们深知微博受众的心理。通过一些不实或者夸张的言论,就能引发粉丝的大量互动,这间接导致很多榜单数据的虚高,对微博榜单虚假流量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畸形生态下的各方处境
在这个畸形生态中,各方都身处其中。粉丝花费金钱和精力打榜来为偶像争取资源。商家单纯靠数据来评判价值,在没有更合理的评估体系下,将线上数据奉为唯一标准。甚至还出现如“超话积分制度”等促使粉丝竞争互斗的设置,增加微博日活量。
各方在这个数据饥渴的闭环中被束缚。这里面没有考虑真正能代表明星价值的东西,如演技、品德等。大家都在这个错误的生态中苦苦挣扎。
微博新榜单的探索
微博意识到问题后宣布明星势力榜下线,并计划探索新的评价体系。引入第三方评分数据,从媒体影响力、作品影响力、正能量指数、艺人活跃度、商业价值等多维度评估明星影响力打造新榜单。这表明微博在尝试改善,但目前畸形生态靠单纯取消榜单可能无法解决本质问题。只要商家依然只看重流量要求粉丝买单的情况不变,整个生态很难回归健康。
大家觉得微博在新的探索道路上能走得顺利吗?希望大家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