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如今超级火爆,可背后刷单乱象丛生,这是一个亟待关注的问题。大笔金钱换来的漂亮数据背后却是虚假繁荣,坑害众多参与者。
直播刷单小广告泛滥
在网络上随便一搜,刷粉丝量、播放量、订单等小广告到处都是。这是个公开的秘密,很多角落都隐藏着这些虚假流量的制造源头。商家和个人只要花很少的钱,像20元就能拿到至少2万次播放量,这种超低价的流量吸引着不少人。在这种情况下,数据就成了可以买卖的东西。而且,似乎只要愿意花钱,各种定制要求也都能满足。这让本来真实、公正的网络流量市场面临严重危机。
这种刷单小广告不仅仅局限于一两个平台,在很多热门的社交和短视频平台周边都大量存在。无论是新兴的小主播还是有点名气的博主周围都可能存在刷单的诱惑或者已经陷入了刷单的泥沼。
可刷内容多种多样
刷的内容几乎涵盖直播带货的方方面面。从播放量点赞量到评论量,从分享量到销售量都能刷。商家或者主播想要什么数据好看,就能刷出什么。比如卖家声称20元可获得2万播放量、100点赞量、15分享量等。而真实的销售量是最核心也是最难把控的数据,也能通过刷单来伪造。有卖家透露他们单月交易量可达数百上千件。有一些人工刷单者,靠着刷单收入不菲,如黄女士月入2000多元。
更有软件可以批量操控手机在各大平台刷单,还有专门的刷单聊天群。这些刷单势力的聚集,让刷单行为更加系统化,规模化。群里的每个刷单者像机器人一样刷量赚钱。
主播MCN机构主动刷单
按照行业惯例,直播间销量高低和MCN机构收益提成挂钩。很多主播和MCN机构为了不被抽走服务费且得到提成,就主动刷单。直播带货不是每次都能达到预期效果的,于是他们会自己下单补足销量,再通过退货收回投入成本。因为商家允许一定比例退货,这种操作似乎巧妙地钻了空子。
这在行业内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为了盈利,许多机构和主播纷纷效仿。这对那些真正靠能力带货、靠口碑吸粉的主播和机构非常不公平,破坏了行业的生态平衡。
市场规模背后的虚假繁荣
直播带货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让很多人看到了商机。而通过刷单装饰出来的高播放量和销售量,是一种虚假繁荣。这种虚假繁荣的背后是直播行业的病态发展。投资分析师许杉的观点非常有道理,主播未能真正勾起消费者购买欲,而是靠刷单撑场面。
在虚假销售量的背后,最终倒霉的会是商家和品牌方。他们投入资源得不到真实回报,会对直播带货失去信心。当许多品牌方都这样的时候,直播带货这个行业也就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而且对于整个市场经济来说,这种虚假交易破坏了交易的公正性。
刷单造成的多方损害
对于消费者来说,看到刷单后的虚假高销量而去购买产品,结果可能不尽人意。因为直播产品的真正品质可能并没有数据显示的那么好,消费者的信任就会受到打击。对于行业内其他老实本分的从业者,他们的努力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竞争环境变得恶劣。真正带货能力强的主播可能因为不刷单,数据看起来比不过那些刷单的主播,渐渐失去机会。
当整个直播市场被刷单占据,就很难看到真实的市场反馈。不利于新产品的推出和优质产品的推广,那些真正有需要的好产品可能会被淹没。
亟待整治的刷单乱象
直播带货的刷单现象必须要治理,这样才能让这个行业健康发展。相关平台要加大监管力度,从技术上排查刷单行为。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出台更加明确的法律法规,对于刷单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给予严惩。明确规定刷单的平台、卖家、主播、MCN机构等各自的责任。
对于商家和品牌方来说,也要提高自身的辨识度,不要被那些虚假的漂亮数据迷惑,注重产品自身质量和真实的顾客反馈。否则,他们会陷入不断投入却没有回报的恶性循环。
对于这直播带货刷单现象,你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希望大家积极评论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