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浪宣布退市后,其金融业务的发展走向引发众多关注。3月23日新浪董事长曹国伟发布内部信提及部分垂直业务将独立发展,新浪金融就在其中。下面我们详细剖析新浪金融业务的发展情况。
业务早期布局
新浪早在2010年就开始涉足金融业务领域。在那个金融科技初露头角的年代,新浪紧跟趋势开启战略谋划。到2017年,新浪将旗下各频道金融业务进行整合,正式成立新浪金融事业部,使金融业务成为继新浪网、微博之后的又一重要战略业务板块。这一系列动作展现了新浪对金融业务的长期规划与重视。
现有业务条线
新浪金融官网显示,目前其拥有微聚未来、得令智选、仓石基金、理财平台四大业务条线,业务范围覆盖消费金融和财富管理两大类。在消费金融方面满足用户不同的借贷需求,财富管理则为用户提供多样的理财选择。这四大业务条线共同构成了新浪金融的业务框架。
微博钱包情况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新浪微博App中内置了“微博钱包”,它覆盖借贷、理财、基金、保险等金融服务领域。一名接近新浪的金融人士透露,微博钱包进行了品牌升级,未来会在金融服务产品推广和运营上加大力度,充分利用微博庞大的用户流量来拓展金融业务。
业务受关注程度
多位行业从业者表示,新浪金融在业内相对比较低调,少有消息传出。业内对其关注大多集中在借款、电商分期等业务上。有知情人士称,密切依靠微博流量的微博借钱是新浪金融主要收入来源,但关于该业务具体营业规模和营收情况,微博借钱方并未透露详细信息。
面临的问题与调整
金融科技专家苏筱芮指出,新浪金融虽有较多金融牌照,但场景方面存在短板,这导致其业务广撒网。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新浪金融业务原本布局混杂,分散在各个平台。2019年后监管政策逐渐明确,新浪金融在2020年对业务重新调整,减少了很多相关App,只保留核心平台。
未来发展挑战与优势
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认为,新浪退市对其金融业务影响不大,金融业务主要利用新浪现有流量导流。不过他又指出,依靠微博流量既是优势也是阻碍。新浪金融想要独立发展,合作平台首先会考虑微博流量,这对其独立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如果能利用好微博流量,扩大平台影响力,提升风控和技术水平,新浪金融也有很大发展空间。
新浪金融在新浪退市后能否成功独立发展,在金融领域占据更有利的位置?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看法,也请点赞和分享本文,一起关注新浪金融的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