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泛娱乐和视频领域,各巨头的发展充满诸多看点与挑战。腾讯的多App发展策略看似方向多样,实际关键在于能否在其社交生态里脱颖而出。快手坚持自身定位却面临多种问题。抖音发展迅猛,却也有自身隐患。
腾讯多App的发展关键
腾讯的泛娱乐和视频App众多,可选的切入方向看似很多。但在实际操作中,像腾讯旗下那些靠购买内容起步的产品并不是成功的关键。例如腾讯过去一些在内容投入大的产品,并没有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腾讯生态有着庞大的基础,像朋友圈和QQ空间等社交平台流量巨大。如果能在这些平台上实现分享量和互动数的爆发式增长才是产品成功的关键所在。这就好比一个肥沃的土壤,关键是如何让种子在里面茁壮成长成参天大树。
腾讯的这种孵化跟随策略并非首次,之前在不同领域也多有尝试却也失败过。就像校内等项目,虽然腾讯有着资源优势,但最终的结果却不尽人意。这说明在新兴的泛娱乐和视频领域,不是有资源和策略就能成功的。
快手的竞争限制与挑战
快手有着自己的独特理念坚持不做转发、不捧头部,旨在记录生活。但被微信限制了增速,微信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手机网民,这代表着庞大的潜在市场被竞争对手占据。而且快手在产品矩阵和国际化方面做得很不理想。例如宇宙视频下架、快手电丸活跃低等情况。这些都表明快手在企业管理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业务能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从其Fast被限制增速到独立app的状况可以看出,快手面临的不只是外部竞争,内部管理运营的问题也凸显出来。相比今日头条的一些情况,像快手这样在用户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其在产品矩阵和运营等方面缺乏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
头条与微博的竞争关系转变
2017年的时候头条与微博相互封杀、擦枪走火。然而到了2018年情况则完全不同,这并不是说两者没有竞争关系,主要是因为抖音迅猛发展以及头条的国际化脚步加快。抖音的快速膨胀让头条已经不再把微博视为主要竞争对象。一方面是抖音内容消费型产品定位吸引了大量用户,另一方面是头条的国际化布局不断扩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微博与头条之间的竞争局面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在国际化进程和内容模式等方面,微博的一些传统模式决定了它在面临头条竞争时会处于一些劣势。比如头条的抖音等产品在国际化过程中模式更为灵活有效,相比之下微博的防守显得比较失当,在短视频领域渐渐失去一些优势。
抖音的发展优劣
抖音的优点很明显,它有着成熟的算法体系。基于算法可以不断给喜欢某个内容的人群推送类似内容,反过来人群又会不断生产类似内容。一旦某些内容反馈足够优质就大力推广,从而打造热点、引爆流行,这种内容的运营模式很高效。比如很多网红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迅速走红。
然而抖音也有自己的不足,其绝大部分用户是纯消费内容型。这就导致很多用户的稳定性差,来得快,去得也快。可能被其他娱乐形式吸引走,像长视频或者游戏等。另外其广告体系虽然成熟,但由于太快拉高ad load和price使得用户没有足够的接受适应过程,并且网红粉丝的质量相比于微博也存在差距。
腾讯在短视频领域失败原因
腾讯的孵化跟随策略在短视频领域不太有效不是偶然的。回顾之前校内、微博以及微视的情况就能知道,腾讯在新兴业务的布局方面缺乏创新性。当市场已经有了先行者占据优势时,其再通过购买内容和传统的平台孵化方式很难取得成功。腾讯在短视频领域面临的是一种先天策略的失误。
无论是腾讯以往的经验,还是现在短视频领域的竞争失力,都表明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泛娱乐和视频领域,老的策略模式很难跟上节奏。腾讯缺乏针对短视频独特性的创新型打法。
快手能力缺失的体现
快手的问题有很多,尤其是在人治方面。无论是其主产品用户增长放缓,还是其国际化进程不佳,都反映出管理层在团队文化和产品运营等层面的能力缺失。例如它的独立app几乎全军覆没,像宇宙视频下架等,这不是简单的个别产品问题,而是从产品矩阵、国际化等多方面展现出了企业能力的不足。
在和抖音等产品的竞争中,其产品能力也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高。比如在国际化方面的比较中,抖音的“同一个产品,本土化内容”的模式就比较有效,而快手为每个国家重新定制玩法的模式效果却不太好。
那么你们觉得在未来的泛娱乐和视频领域,哪家企业能够突破目前的困境,脱颖而出?欢迎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