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作为短视频巨头,在本地生活领域野心勃勃,但面对美团这样的劲敌,诸多难题待解。它到底能否突破困境实现弯道超车?
地推短板
抖音在拓展本地业务时,地推团队力量薄弱。与美团能深入中国大部分城市的毛细血管不同,抖音靠销售团队向商户售卖打包资源,可商户使用意愿不高。比如在一些小城市,美团地推人员积极主动接触各类商户,而抖音销售的策略却让许多商户望而却步,这对其业务铺开造成了很大阻碍。
这一短板使得抖音在本地生活市场前期的商户入驻量难以提升。像一些小餐饮店主,更倾向于与能提供实际操作指导和长期服务支持的地推团队合作,抖音在这方面的缺失,让它失去了不少抢占早期市场份额的机会。
产品滞后
在营销工具上,美团早早拥有SaaS管理软件、POS收银系统等。直到2019年初,抖音才推出“抖店”,但当时功能有限,仅包含本地POI、本地加热以及本地资源位展示等。相比之下,其产品迭代速度显得迟缓。
就拿管理功能来说,使用美团相关系统的商家能便捷处理订单、库存等,而早期“抖店”无法提供如此完善的服务。这使得众多商家在抉择时,会更偏向美团的产品,抖音需要加快步伐赶上竞争对手。
流量瓶颈
流量是广告效果和收入的关键,然而抖音流量增长渐显见顶趋势。2020年6月,抖音公布DAU突破6亿,可到了一年后的9月,应用DAU仅为6.4亿。这说明增长已经放缓。
对于依赖流量的广告业务和电商等来说,流量瓶颈影响巨大。例如广告投放,流量不增长意味着广告触达的用户数量增长受限,广告主投放意愿可能降低,这对抖音的商业变现造成不小的压力。
电商困境
电商是抖音重点发力的赛道,过去一年电商GMV是同期的3.2倍,但仍需要更多增量机会。尽管数据看似可观,但相比于其他成熟电商平台,还有很大差距。
抖音电商面临着供应链完善、用户信任度建立等难题。有的用户反馈在抖音购物时商品质量参差不齐,这影响了复购率。而吸引更多优质品牌和商家入驻,打造良好的电商生态,抖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商户心态
不少抖音团购商户处于“围城”状态。从《深网》看到的三家餐饮经营者后台数据,今年初以来上架的抖音团购核销率基本在80%左右,团购套餐价格多样。有商户虽面临可能亏损的风险,但在实体生意难做背景下,认为抖音团购是新销售路径,热情不减。
还有二线城市服务商表示,商家开通蓝V只是开启营销功能,想要真流量还靠达人探店。这反映出商户对平台流量扶持的渴望,但也对平台机制有所无奈。
竞争压力
抖音本地生活策略虽有成效,但绕不开美团。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美团有900万活跃商家,而抖音70万商家差距巨大。而且抖音推荐算法主导下的团购,可能会给其他平台引流,用户和商户评价也易转移。
例如一些消费者在抖音看到团购信息,最后可能去其他平台完成消费或评价。这使得抖音在本地生活市场面临着严峻的竞争挑战,如何打造自身平台粘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问题来了,你认为抖音在本地生活领域有没有可能超越美团?欢迎留言评论,也别忘了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