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出台 /b>
近日,腾讯拟修订平台规则,要限制主播采用数字人进行直播。按照《视频号橱窗达人【发布低质量内容】实施细则》,使用插件、AI等生成虚拟形象直播会受限制。平台限制举措有减少直播推荐、减少账号推荐和限制直播带货能力等。此次腾讯出手,让数字人直播在视频号前景变得不明朗。
带货热潮 /b>
在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里,腾讯提到视频号总用户使用时长同比增长超80%。腾讯正激励更多内容创作者参与直播带货,以此加强带货生态。原本数字人和直播带货结合被市场看好,艾媒咨询今年2月报告称电商是AIGC核心商业应用场景,数字人成各方布局AI电商重点。谁能料到之后发展却波折不断。
别家新规 /b>
其实数字人在多个内容电商平台接连遇挫。2023年5月,抖音发布规范,要求虚拟人背后真人使用者实名注册认证。今年3月,快手对外公告,针对未规范使用数字人能力的电商直播间专项治理。如今视频号拟大幅限制,成了目前限制力度最大的平台。
数字人短板 /b>
网经社莫岱青分析,真人主播能实时回答问题,给出个性化购物建议。但数字人直播真实互动相对弱,还可能降低用户购物体验,也更容易出现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等情况。金杜律师事务所唐丽子等人撰文说,AI虚拟主播直播内容不可控风险更高,“翻车”风险更大,这也是平台限制原因。
开放平台 /b>
和短视频平台态度不同,传统货架电商平台对数字人开放度更高。艾媒咨询张毅称,视频号、抖音等是强社交平台,靠人与人互动完成内容分发和变现。莫岱青指出,平台属性、定位、用户群体决定对待数字人的态度。京东、淘宝用户更关注商品信息,数字人可提供高效商品介绍和服务。
呼吁开放 /b>
数字人公司硅基智能司马华鹏表示,AIGC产业目前良莠不齐,大量低端内容充斥网络,让平台对AI数字人认知负面。但随着大模型技术能力升级,数字人直播成熟度也在提升。他希望平台能用更开放态度面对新技术,支持生成式AI产业应用创新和落地。
大家觉得平台应该对数字人直播采取怎样的监管态度才最合适?如果认同本文观点,欢迎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