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货上行现状
农村电商历经多年发展,成绩显著。2014 - 2016年是其高速发展期,农村网络零售额与农产品网络零售额都大幅增长。到2017年,农村网络零售额就已突破1万亿元。然而尴尬的是,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却一直在2000亿元左右徘徊,两者差距还逐年扩大。这反映出农产品在网络销售上困难重重。
传统模式局限
传统电商平台带动的工业品下行,是农村电子商务的传统模式。以淘宝、京东为首的传统电商完成了培养居民网购习惯的第一阶段,当时全网农产品销售额稳定在1000亿左右。但之后却很难进一步发展,因为农村生产和消费不平衡,众多因素制约农产品上行,使得传统模式遇到瓶颈。
问题成因剖析
农村地区存在诸多阻碍农产品网络上行的情况。一方面,基础设施不足,物流网络效率低下,很多农产品不能及时运输出去,损耗严重。另一方面,电商人才短缺,农民缺乏专业销售技能。而且,农业产品缺乏标准体系和产业规模,也让农产品难以扩大销售范围,在网上缺乏竞争力。
新电商模式兴起
随着移动互联网普及,新电商平台出现,农货上行有了新探索。像拼多多等新电商平台,重塑了农产品供应链模式。以拼多多的“拼农货”模式为例,采用“农货智能处理系统”和“山村直连小区”模式,把分散农产品整合起来,找到了直达消费者的快速通道。
新电商效果显著
新电商模式带来了诸多好处。它系统解决了农产品生产、物流、销售等问题。截至2018年底,拼多多带动返乡新农人超6万2千名,平台及新农人直连农业生产者超700万人。新电商不仅带动了农产品销售,还促进了农村人才回流,助力农村发展。
未来发展展望
随着农村电商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传统的工业品下行模式会慢慢被新电商的数字化农货上行模式取代。农村电商会继续释放农村生产要素,推动农民增收,创造乡村就业机会,助力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可以预见,通过新电商模式,电商兴农、乡村振兴目标有望早日实现。
大家觉得新电商模式在解决农产品网络上行难题上,还会遇到哪些挑战?欢迎点赞、分享本文并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