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盛宴下的猫眼现状
《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票房挺进全球影史票房前十,若最终票房达150亿 - 160亿元,光线传媒分账收入或大增。而猫眼娱乐同样背靠相关自然人股东,又身处这场电影盛宴,可却没能有太大作为。猫眼虽也是中国最大的线上电影票务平台,却显得有些沉寂。
猫眼在票务和发行市场有一定地位,还为非光线系影片如《唐探1900》提供发行服务,春节档收入应该不错,可即便这样,还是没在“哪吒”热中展现更强影响力。
行业竞争格局限制
在线票务市场中,猫眼与淘票票形成“双雄”格局。但整个电影票房若后续持续疲软,票务和发行市场增长空间有限。两家企业竞争,不过是零和博弈。
2023年电影总票房约550亿元,服务费收入仅约50亿元。相比抖音广告、电商等核心业务的巨大市场和高增速,电影票务市场规模较小。行业整体情况限制了猫眼更上一层楼。
抖音合作利弊分析
当时抖音采用“先大后小、抓大放小”战略,搁置抖音电影票独立发展,选择与猫眼合作,接入其票务系统。抖音借此专注流量运营与内容营销,提升用户体验。
通过“短视频、直播种草 - 小程序购票”闭环,抖音不建票务也能分票房收益。猫眼专业版与抖音热度榜数据打通,比如《流浪地球2》靠此预测票房走势、优化排片,让各方受益。不过,合作也给猫眼带来了一些潜在问题。
行业担忧影响猫眼
其他电影公司担忧猫眼在票务排片、数据资源、营销流量上会优先支持光线出品影片。在春节档,猫眼同时参与《唐探1900》和《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竞争,它若有偏向,必会引起行业关注。
电影投资巨大,能否盈利关键在票房,票务平台展示位置、评论等能影响消费者决策。所以,其他电影公司不会把猫眼作为主要宣发阵地,这影响了猫眼的业务拓展。
抖音宣传优势凸显
抖音作为超高流量平台,在电影宣传上优势明显。它利用大数据和算法,能给用户精准推荐符合兴趣的视频,推动用户完成消费决策。
众多电影公司看重抖音这一能力,将其视为兵家必争之地。越来越多电影在抖音进行宣传推广,分走了原本可能属于猫眼的宣传业务和流量。
猫眼未来近忧显现
如果抖音觉得和猫眼现有的合作模式不错,更专注广告、电商业务,那对猫眼来说是近忧。因为没有了抖音的业务加成,猫眼要面对的竞争会更激烈。
而且在其他电影公司不青睐的情况下,猫眼在票务和发行市场的份额增长会更艰难,未来如何突破困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家觉得猫眼要怎么做才能打破目前的困境,在电影市场获得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