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电商的慢热起点 /b>
在众多新兴平台电商业务迅速发展之际,小红书的电商显得有些“慢热”。如今直播电商火爆,很多平台快速抓住这一波红利刺激用户消费。但小红书明白要保留自身平台独特性,不能盲目跟风,一直在社区和电商之间艰难探寻平衡。别的平台短时间就有可观的电商收益,小红书却仍在默默摸索。
从其发展节奏就可看出,没有急于推出大规模的电商促销活动或者刺激消费的模式。别的平台很快就开启直播带货、折扣大促等,而小红书前期把更多精力放在了社区内容建设上。它有着自己的考量,不想因过度商业化破坏社区氛围。
电商出圈的标杆事件 /b>
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小红书电商终于有亮眼的成绩。章小蕙单场销售额破 5000 万,董洁单场销售额达到 7300 万。这两个案例彻底让小红书电商“出圈”。原本很多人不看好小红书电商,觉得它很难在电商领域取得成绩。
标杆案例出现后,外界对小红书电商有了新的认识。品牌和机构的态度也发生转变,很多之前不理解小红书电商的品牌纷纷来咨询,如何与章小蕙、董洁等合作。可见这两个成功案例,为小红书电商打开了新的局面。
向外界发声的底气 /b>
时机成熟后,小红书电商首次整体面向外界发声。小红书 COO 柯南表示,在近一年多时间里,小红书将电商融入社区。过去用户在小红书主要是看内容分享,现在实现了从看笔记、直播到下单购买的全链路打通。
就好像以前小红书只是一个分享生活的地方,现在用户在看到喜欢的东西,能立马下单购买。其他电商平台早就有较为流畅的购物链路,而小红书经过自己的发展,也逐渐跟上了这个节奏。这是它能向外界发声的重要底气,展示了自身电商发展的成果。
独特的“买手”角色 /b>
“买手”是小红书电商生态里的关键角色。和市面上其他平台的“主播”不同,小红书的“买手”大多是半职业或非职业的。他们本质上还是用户,这意味着他们更懂用户需求。其他平台的主播以“货”为原点,靠价格优势售卖商品。
小红书“买手”先理解用户,再去链接商品。比如一个“买手”自身是美妆爱好者,他就知道其他用户对化妆品的需求和喜好,然后去挑选合适的美妆产品。这一模式和传统带货方式有很大区别,是小红书电商生态的独特之处。
模糊边界的发展策略 /b>
即便直播电商发达,小红书也没主动划出电商边界。它更多是完善基础能力,让电商链路从社区生态自然生长。直播、笔记、账号体系都是买手的经营链路一部分。
平台不会引导买手按照固定步骤推进直播。这给了买手和商家更大的自主发挥空间。就好比在一片肥沃的土壤,各种植物可以自由生长。不像其他平台有比较固定的带货流程和模式,小红书更灵活多变。
未来投入与发展展望 /b>
小红书虽未明确自己电商业务特色,但已规划好未来投入。会投入 500 亿流量帮助买手成长,再投入 500 亿流量支持商家经营。这表明了小红书发展电商的决心。
未来小红书电商能否凭借这些流量投入,在电商领域取得更大的成绩?这值得我们期待和观察。比如在流量扶持下,是否会涌现出更多像章小蕙、董洁这样的带货达人,商家能否在这个平台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大家觉得小红书投入这么多流量,能在电商领域取得巨大成功吗?记得点赞和分享本文,一起交流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