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介绍
微信“礼物”功能类似“抢红包”,但操作像在对话框送礼物。它支持自定义礼物份数,先到先得。这和传统电商购物方式不同,充满新意。春节时,即便快递停运、店铺歇业,其社交属性优势仍可能让它在送礼经济中占得一席之地。
它丰富了社交中的互动形式,用户能更便捷地向朋友表达心意。比如朋友生日时,不用再发愁送什么实物,直接发个“礼物”链接,对方挑选喜欢的就行,大大提升了送礼的效率和趣味性。
本地生活结合潜力
浙江一位做本地生活业务的人士提出,如果微信送礼物功能跟本地生活结合,生活将更方便。以后请朋友喝奶茶,只需发个链接到群里,大家自行填写信息。
这种结合模式能为本地商家带来更多流量。消费者可以快速为身边人送上本地美食、娱乐项目等。商家也能利用该功能拓展客户群体,比如餐厅可以借助“礼物”链接吸引新顾客,从而提升生意。
商品展示机制
微信“礼物”推荐的商品有明显的社交属性,很多标注着“朋友送过”或“朋友买过”。这种展示方式能增加用户对商品的信任感。当看到朋友有相关购买或赠送行为时,会觉得商品更靠谱。
和当下流行的直播带货不同,“礼物”推荐商品列表里没有直播带货商品。这显示了其独特的选品逻辑,更注重社交传播和用户口碑,而不是依赖直播的即时促销效果。
腾讯电商过往探索
过去,腾讯在电商领域探索并不顺利。像拍拍网、QQ 网购及小鹅拼拼等项目,要么关闭,要么出售,这让外界觉得腾讯缺乏电商基因。这些项目虽各有特点,但最终未能取得理想成绩,腾讯电商发展之路坎坷。
不过,此次微信“礼物”功能或许是新的契机。即便之前有失败经历,但依托微信强大的社交基础,说不定能在电商领域突围。它可以汲取过去的教训,结合社交优势打造独特的电商模式。
“蓝包”功能影响
虽马化腾希望外界看淡“蓝包”,但不少电商业内人士认为这是腾讯电商在 2024 年有侵略性和突破性的举措之一。“蓝包”通过社交网络裂变效应,促进人际交往。朋友间收发“蓝包”礼物,增进了感情。
它还为微信小店吸引大量新用户。小店借助“蓝包”功能,有更多机会出现在用户的社交圈子里,曝光度提高。比如一家新开业的微信小店,通过“蓝包”活动,短时间内吸引了很多用户关注和购买。
未来发展考量
1 月 13 日腾讯年会上,马化腾强调用长期主义看微信电商,要考虑系统健康度,避免过度开发。他计划用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打造电商生态连接器。这意味着围绕“礼物”功能开发和应用会更谨慎、稳健。
现在各大电商平台在微信全面开放“礼物”功能前,已经推出自己的送礼功能。京东、淘宝、东方甄选等都参与其中。主打陌生人兴趣社交的 SOUL 几年前就有送礼功能。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微信“礼物”功能要怎么发展,才能在电商领域立足?你觉得微信“礼物”功能能在电商竞争中脱颖而出吗?记得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