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体官宣
5月18日下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旗下“闲鱼”和“拍卖”业务将进行合体。这一消息在科技圈引起广泛关注。阿里巴巴集团CTO张建锋在发布会上明确表示,二者具备分享经济和强互动的社区基因,联手后将共同探索多种分享经济业务形态,像是闲鱼拍卖、闲鱼二手交易、闲鱼二手车等。
此次合体是阿里巴巴在分享经济领域的重要布局。对于“闲鱼”和“拍卖”自身而言,意味着发展将进入新阶段,在市场上可能会碰撞出更多火花,为用户带来全新体验,也为分享经济市场格局带来变数。
闲鱼背景
“闲鱼”作为价值分享社区,诞生于2014年6月28日。经过多年发展,其在二手交易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去年11月有消息传出,资本市场对“闲鱼”估值已经超过30亿美元。
“闲鱼”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其便捷的交易模式和庞大的用户群体有关。很多用户会在“闲鱼”上出售自己闲置的物品,从数码产品到生活用品应有尽有。在这里,闲置物品实现了再利用,也让更多人能以实惠价格获得所需物品。
拍卖业务情况
阿里旗下拍卖业务上线于2012年,经过多年发展也积累了不少资源和经验。在今年4月,它成为网络红人Papi酱的视频广告线上拍卖平台,并且创下了阿里拍卖“商拍”保证金的最高纪录。
这一事件让阿里拍卖得到了更多关注。众多企业和个人开始意识到其在商业拍卖领域的潜力,越来越多的商业拍卖活动开始选择阿里拍卖这个平台。这也让阿里拍卖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合体潜在优势
分析人士指出,闲鱼、拍卖天然带有草根社区与分享经济的基因,合体后将有望彻底打通海量用户、移动社区群落与商品交易的链路。“闲鱼”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用户活跃度高;而拍卖业务则在商业拍卖等方面有丰富经验。
二者结合,可以让“闲鱼”上的闲置物品通过拍卖形式有更高价值的体现,也可以让拍卖业务借助“闲鱼”的流量获得更多参与者。在交易链路打通后,用户的交易体验会更加流畅,物品的流转速度会加快,进而推动分享经济的发展。
分享经济市场现状
据今年初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5年中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约为19560亿元。在此领域参与提供服务者约为5000万,约占劳动人口总数的5.5%;保守估计,参与分享经济活动的总人数已经超过5亿人。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分享经济在中国已经颇具规模,涉及广泛的人群。越来越多人参与其中,既满足了自身的需求,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像滴滴打车、共享单车等都是分享经济的典型代表,它们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分享经济未来展望
《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预计,未来五年,分享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在40%左右,到2020年市场规模占GDP比重将达到10%以上;未来十年,中国分享经济领域有望出现5 - 10家巨无霸平台企业。
闲鱼与拍卖的合体顺应了分享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它们有可能抓住机遇,成为未来的巨无霸平台企业。在分享经济的大浪潮下,它们的合体又将为用户带来怎样的新体验,让我们拭目以待。
你认为闲鱼和拍卖合体后,哪种业务形态最有发展潜力?记得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