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骗局起源
2019年,有个犯罪团伙竟用假公章与腾讯签订《联合市场推广合作协议》。虽说没从腾讯拿到钱,但他们盯上了推广活动的礼包码。这伙人在腾讯和老干妈间周旋,手段惊人,靠倒卖礼包码获利。
不合理合约背后
为了获得游戏礼包码,这三个人签下1600万的合约,怎么看都匪夷所思。在两大龙头企业间“自由穿梭”,实在让人惊叹他们的操作。如此大的投入,就为了倒卖礼包码,值得吗?让人琢磨不透。
腾讯礼包情况
2019年腾讯发出的礼包数量超50万,腾讯新闻、手游助手等平台是发放“大户”。如今游戏产业的周边业务主要是代练、代充、陪玩、礼包/道具售卖。礼包码倒卖是其中成本最低、需求最大的分支。
礼包码推广好处
于游戏公司而言,礼包码推广省钱又能有效拉新。像《英雄联盟》初期和媒体合作,通过皮肤、道具激励来吸引新用户,效果显著。一般官方、渠道、媒体等都有获取免费礼包码的途径。
获取途径多样
腾讯为推广新产品或增加用户量,会推出如下载注册腾讯新闻得礼包码的活动。而一些倒卖工作室就会用大量小号或虚拟IP大量“撸”走礼包码。部分品牌合作方人员也会低价售卖礼包码获利。
背后利益驱使
游戏行业红利减少,一些渠道商为加速回款,或者有人贪腐,便利用礼包码牟利。就像我们注册软件收到骚扰电话,信息被卖的情况类似,这是APP常见的隐私问题,礼包码的倒卖也源于利益诱惑。
多种销售方式
工作室拿到礼包后,有的用作自身品牌营销活动奖励自行消化。卡盟类平台则调整码信息后招收分销代理赚差价。还有通过电商平台、游戏社群等渠道卖给玩家,或层层分包给小团队。
销售规模惊人
这些倒卖礼包码的店铺月销量高至8万,低至3000,同店内30余款游戏礼包码平均月销1万以上,按最低0.5元算,月入15万。除了礼包码,还经营代练等业务,规模大的店月销售额近百万。
法律监管困境
目前国内对游戏礼包码交易没有明确法律规定,难以证明源头是否违法。相比明确禁止的外挂等,游戏道具、礼包倒卖相对“安全”,在规则内甚至可作为年赚外快的选择。
行业灰产现状
游戏行业发展20多年,有不少稳定灰产项目。礼包码倒卖虽在打擦边球,但由于缺乏法律限制,还在一定规模内持续着,影响着游戏行业生态。
你觉得游戏礼包码倒卖这种灰色产业,未来会被有效遏制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别忘了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