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服务引关注
2024年5月,永辉超市郑州信万广场店开启调改,掀开胖改帷幕。到2025年春节前,它已在18个城市开出41家胖改店,占门店总数5.28%。同时,永辉在福州试点24小时全品类配送服务,且免配送门槛不变。这一系列动作吸引众多目光,有人期待其创新能带来新活力,也有人质疑效果怎样。
“胖改”成果显数据
部分胖改门店成绩亮眼。全国首家胖东来调改门店郑州信万广场店营业首日客流翻5.3倍,日均销售额翻13.9倍;永辉自主调改的北京首家门店单日销售总额也翻了6倍。这些数据仿佛给永辉注入强心剂,让人们看到“胖改”可能带来的巨大商机,似乎商业成功近在咫尺。
调改问题渐浮现
实地走访发现,永辉当前改造多停留在表面。员工薪资虽平均涨幅超20%,郑州信万广场店达80%,但调改后的五色卡扣分制度让员工不满。该制度从个人卫生到工作环境都有规定,违规罚款几百到几千元。这不仅增加员工经济压力,也降低工作积极性,可能影响服务质量。
角色转变引担忧
消费者为胖东来烘焙而来时,永辉以生鲜供应链著称的企业角色逐渐模糊,某种程度沦为代销商。业内人士指出,不少调改门店客流和销售额下滑,部分已回归调改前状态。花费大量成本调改,却未收获长期稳定收益,永辉商业模式是否跑偏值得深思。
延长营业压力大
调改同时,永辉试图靠延长营业时间增收。考虑到夜间产品毛利率高,它期望夜间经营收入占比更大。但即便24小时经营,竞争也激烈。正常时段,朴朴超市2020年在福州市场日单量就达16万至20万单,这给永辉的24小时经营带来诸多挑战。
财务困境待破解
永辉面临严重财务困境。继续砸钱调改,2025年首批20家店至少支出1.6亿元,引进胖东来产品到期还有现金支出;关闭尾部门店,2025年拟再关200家左右。此前关闭167家门店的未到期租金、员工安置等费用不菲。若业务无起色,现金流将枯竭。而且其部分公关和市场传播工作已被名创优品接手。
永辉在“胖改”和创新服务道路上困难重重,一边是高昂成本和下滑业绩,一边是激烈竞争和财务困境。想问大家,你认为永辉能否在这场生死考验中找到出路,实现逆袭?欢迎评论,别忘了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