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在此处输出
短视频平台做电商并非新鲜事,如今快手要加强泛商城产品建设,背后反映出短视频电商怎样的发展和变革趋势?
电商探索核心
短视频平台过去几年在电商业务上的尝试,归结起来就是提升“货找人”效率和培养“人找货”心智。像抖音和快手,靠着自身流量与算法优势,让商品主动找到潜在消费者,“货找人”模式发展迅速。但如今流量接近触顶,培养用户主动找货的习惯成为新方向。
推荐机制差异
抖音和快手主做电商直播,在商城信息流中,直播间的占比都较高,但被推荐到首页的商品及算法逻辑有差异。每个平台都依据自身用户群体和运营策略来筛选商品、制定排序规则,这使得用户在不同平台看到的商品推荐各不相同。
店铺设计特色
不同平台的店铺设计各有特色。快手主打“信任”,品牌旗舰店首屏上半部分着重强调“回头客推荐指数”,这有助于增强消费者对店铺和商品的信任感。这也是快手区别于其他平台,吸引消费者的设计之一。
流量面临瓶颈
抖、快两大内容平台能输送给电商业务的流量接近触顶。业内预估目前抖音商品、广告的渗透率已超15%,刷7条视频大概就有1条电商或信息流广告。过多的广告推送易让用户产生反感,也说明流量利用效率已达到较高水平,继续挖掘空间有限。
交易效率提升
快手CEO程一笑称要用算法着重提升人货匹配精准度。在App首页将商城置于顶部一级入口,就是推动用户主动搜索和浏览商品的举动。过去“货找人”模式用久了,现在希望通过这些改变让用户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寻找心仪商品。
内容电商尴尬
抖音、快手最核心的内容与电商业务,似乎没产生很好的化学反应。短视频平台内容供给优质,但网红达人多没供应链能力,带货较生硬。当两大平台一致前置商城入口,可能是觉得与其内容和电商彼此消耗,不如独立运作电商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