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直播的基础倾向
淘宝直播如今抛开大部分流量集中在头部主播的现象,更希望以店铺为基础。其本质是丰富营销形式,让众多店铺有更多展示机会。在电商赛道里,越来越多店铺想通过这种方式提升销量,淘宝此举能让更多中小店铺参与进来。比如很多小型服装店,利用淘宝直播,展示新款衣服,从而吸引更多顾客。
这种以店为基础的形式,让购物回归到店铺本身,消费者能更聚焦在产品与店铺特色上。而且不同店铺能根据自身特色,制定独特直播方案。但这过程中,也需解决中小店铺缺乏专业直播人才等问题。
海外购产品隐患
“海外购”产品的确丰富了我国消费者的选择,在电商平台上,有各种各样的海外产品可供挑选。然而部分产品可能“水土不服”,水土不服可能体现在功效、尺码、适配性等问题上。例如一些国外化妆品,可能不适合中国的水质或气候,在国内就难以发挥效果。
另外,海外产品的真伪鉴定和售后保障也是问题。消费者购买到不合适产品时,退换货流程麻烦,售后可能也不能及时响应,最终影响消费者购买体验。所以,海外购产品火热背后,隐藏着不少隐患待解决。
电商直播吸引点
调查显示,电商直播平台吸引消费者不只是靠价格。有一定比例受访者勾选“产品渠道保证”“主播介绍生动”“互动好玩”等选项。像很多消费者,购买商品时看重产品来源渠道,希望买到正品。生动的主播介绍能让消费者更直观了解产品特点与使用方法。
互动好玩则增加了购物的趣味性。一些直播的抽奖、问答等环节,让消费者在购物同时还能获得乐趣。电商直播平台通过这些特色吸引消费者,不仅仅是拼价格,更注重购物体验。
主播诱导交易问题
也有受访者指出极个别主播会在直播时诱导观众通过微信私下交易。这种行为在一些中小主播群体中较为常见。他们为了规避平台监管,获取更多利润。产品出问题后,没有平台的介入,消费者维权难度相当大。
比如消费者购买到质量不佳产品,想退款退货,但主播可能消失不见。消费者无法通过平台追责,只能自己去寻求解决方案,导致消费者权益难以保障。因此,需加强对主播私下诱导交易行为的监管。
直播退货数据谜团
当下,每一场高流量直播带货都会交出亮眼的短时间销售额成绩单。但“退货”数据似乎从未公诸于众。例如罗永浩直播中,有消费者反映购买的小龙虾存在包装袋漏气和涨袋问题,质疑是库存产品。
退货率对于衡量直播带货真实效果,是很重要的指标。但很多直播没有公开这一数据,可能是因为担心影响口碑和流量。消费者也很难判断产品实际销量与质量情况,这背后隐藏的谜团需要被解开。
品牌方直播策略抉择
知名化妆品牌市场部员工李珊称,当红主播也让品牌方十分被动,但品牌方不得不参与直播。因为平台流量高,主播带货能力强,参与直播能为品牌和新品带来曝光。如果不参加,竞争对手参加,自己就会落后。
对于品牌方而言,参与直播前需思考是单纯销售转化还是广告展示提升品牌形象。前者是低价走量,虽短时间提升销量,但流量红利只停留在观众到主播层面;后者则重点引导消费者从单品到品牌内其他产品。有 87.2%受访者如果直播价格与福利和普通电商平台差不多,仍会考虑直播下单。产品销售最终还是要靠质量,不能只靠低价等噱头。
大家觉得直播平台应不应该公开退货数据?不妨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观点,也请点赞和分享本文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