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发展迅速,然而其中乱象丛生,不少消费者都在直播间“踩坑”,各种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行为频发,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
低价羊绒疑云
在一些带货直播间,声称100%山羊绒的服装售价却低得离谱。记者调查发现这类直播间还不少,比如有个宣称销售羊绒衫的直播间,主播坚称是百分百纯羊绒,无任何化纤成分。可如此低的价格,让人不禁怀疑其真实性,普通消费者很容易被其低价吸引而购买。
这种低价“山羊绒”服装充斥市场,既破坏了正规羊绒制品的市场秩序,也损害了消费者利益。花了钱却没买到真正的高品质产品,消费者的信任也在一次次这样的事件中被消耗。
直播虚假宣传
部分商家为增加销量,不惜虚假宣传,用普通针织服装冒充100%山羊绒制品。中消协监测显示,2024年“双十一网络购物节”期间,“直播带货”相关负面信息累计230675条,日均8238条。这反映出直播带货乱象的严重性。
像这样的虚假宣传行为不仅误导消费者购买到不符合预期的产品,也影响了直播带货行业的口碑,让越来越多消费者对直播购物产生疑虑。
价格欺诈猫腻
记者随机观察多个大型平台直播间,发现不少营销行为涉嫌价格欺诈。比如某个直播间的美妆店,同样的美容仪直播和非直播时价格有差异,且划线价和下播后恢复价让消费者搞不清价格基准。
这种价格欺诈手段让消费者难以判断商品真正价值,容易在冲动下购买高价商品,损害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长期下去,消费者购物时会更加谨慎,对直播带货的积极性降低。
家具消费陷阱
安徽消费者王先生花八千多元在直播间买真皮沙发,就掉进消费陷阱。商家宣传是全牛皮沙发,主播对产品质量承诺诚恳,价格比线下优惠很多,王先生信以为真。
可检测结果是沙发是人造革,并非牛皮革。还好最终经市场监管部门调解,商家退一赔三,但王先生也经历了身心疲惫的维权过程。这给其他消费者敲响警钟,在直播间购买高价值商品时要格外谨慎。
平台不规范现状
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对7个主流平台146场直播间促销行为监测,发现25个直播间存在较明显不规范促销行为。其中24个直播声称价格最优惠,但实际并无额外优惠。
这些不规范行为降低了消费者在平台购买的满意度,也反映出平台在监管直播商家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加强对直播间促销行为的管理。
乱象治理困境
直播带货乱象频发,治理存在一定困难。一方面,直播市场规模大、变化快,监管难度高;另一方面,一些消费者维权意识不足,遇到问题选择默默忍受,没有积极维护自己权益。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监管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平台加强管理,消费者提高维权意识。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净化直播带货市场,让消费者放心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