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商市场日益繁荣的当下,直播带货成为众多人购物的新选择。然而,记者调查却发现,“100%山羊绒低价服装”这类虚假宣传现象在一些直播间层出不穷,消费者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下面我们就来一一剖析。
低价羊绒骗局
在一些带货直播间,声称是100%山羊绒的服装价格却极低,靠价格优势吸引了众多消费者。比如有个宣称卖羊绒衫的直播间,主播坚称是百分之百纯羊绒,无任何化纤成分。近段时间,类似低价销售所谓100%山羊绒制品的直播间不在少数,这些商家虚假宣传,用普通针织服装冒充山羊绒制品。
很多消费者轻信宣传购买后,才发现货不对板。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也影响了山羊绒市场的正常秩序。对于商家这种明显造假的行为,相关部门应该加大监管力度。
直播负面信息
中消协监测显示,2024年“双十一网络购物节”期间,有关“直播带货”负面信息累计达230675条,日均8238条。记者随机观察多个平台直播间,发现不少营销涉嫌价格欺诈。像某美妆店直播时美容仪价格是198.9元,下播后网店仍卖这个价。
律师指出,该直播间划线价和下播后恢复的价格,存在被比较价格基准不明确问题,让消费者摸不清实际价格情况。这些负面信息反映出直播带货行业在价格方面的乱象较为严重,亟待规范。
沙发维权波折
安徽消费者王先生花八千多元在带货直播间买了全牛皮宣传的真皮沙发,主播对产品质量承诺诚恳,价格又比线下店优惠,让他确信买到了物美价廉的商品。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王先生几经波折找到江苏检测机构,鉴定结果显示沙发是人造革,并非直播间宣称的牛皮革。经市场监管部门调解,商家同意退一赔三。这场维权过程让王先生身心疲惫,也提醒消费者在直播间购物不能仅听商家一面之词。
消委监测结果
近日,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对7个主流平台146场直播间促销行为监测发现,25个直播间存在较明显不规范促销行为。其中24个宣称直播时价格最优惠,经检测并没有额外优惠。
省消协副秘书长黄冠英指出这种虚假优惠宣传的问题。这表明直播电商促销存在很大水分,消费者要慎重对待直播间的所谓“优惠”,避免被虚假宣传误导。
问题背后根源
直播带货乱象背后是部分商家缺乏诚信,为了销量不择手段。监管存在漏洞,让一些不良商家有机可乘。消费者在面对低价和主播的推销时,往往缺乏辨别能力,容易冲动消费。
比如那些低价山羊绒服装,消费者看到价格低就以为捡了便宜,没仔细考虑价格与品质的关系。商家抓住消费者这种心理,才敢肆无忌惮地虚假宣传。
维护消费权益
消费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购买前多了解产品知识,对比不同平台价格,不盲目相信直播间宣传。遇到问题及时维权,保留好相关证据,像聊天记录、订单详情等。
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直播带货行业的监管,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同时,直播平台也应承担起审核责任,对不良商家进行整顿和处理。
你在直播带货中遇到过哪些糟心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别忘了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