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带货火爆的当下,价格低廉的“100%山羊绒”服装、货不对板的真皮沙发等问题层出不穷,消费者究竟该如何保障自身权益?下面让我们一探究竟。
低价“羊绒”陷阱
如今,不少带货直播间声称售卖100%山羊绒服装,价格却低得离谱。有一个号称卖羊绒衫的直播间,销售人员信誓旦旦表示是百分百纯羊绒、无化纤。近段时间,类似低价卖所谓100%山羊绒制品的直播间不在少数,商家通过虚假宣传,用普通针织服装冒充,吸引众多消费者掏钱。
中消协监测显示,2024年“双十一”期间,“直播带货”负面信息累计达230675条,日均8238条。这么多负面信息,足以说明直播带货市场乱象严重,低价“羊绒”只是其中一个缩影,消费者一不小心就掉进陷阱。
价格欺诈猫腻
记者对多个大型平台的直播间观察发现,不少营销行为涉嫌价格欺诈。消费维权律师柯立坤指出,有些直播间存在划线价和下播后恢复价格的情况,被比较价格基准不明确,让消费者根本搞不清实际价格。这就像蒙着消费者的眼睛,让他们稀里糊涂地花钱。
想想看,消费者满心欢喜以为拿到了优惠,实际上可能被商家的价格手段欺骗。这种价格欺诈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也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让整个直播带货环境变得乌烟瘴气。
真皮沙发骗局
安徽消费者王先生,花八千多元在直播间买了套宣称全牛皮的沙发。主播承诺同款沙发保证真皮,加上比线下优惠很多,王先生心动下单。可谁能想到,这竟是一场噩梦的开始。
王先生找检测机构鉴定,结果沙发是人造革,并非宣称的牛皮革。这让他身心俱疲,原本期待的高品质沙发成了劣质货。市场监管部门调解后,商家同意退一赔三,但王先生的维权之路充满波折,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促销规范问题
广东省消委会对7个主流平台146场直播间促销行为监测,发现25个直播间有明显不规范促销行为。其中24个直播声称价格最优惠,但实际并无额外优惠。这让消费者以为捡到便宜,实则被商家误导。
这种不规范促销行为很常见,比如主播在直播间夸大产品功效、虚构优惠力度等。消费者在这种虚假宣传下,很容易冲动消费,事后才发现自己买的东西并不值那个价,后悔不已。
监管难题重重
直播带货行业发展迅速,监管难度也随之增大。直播间数量众多,分布在不同平台,监管部门难以全面、及时掌握违规信息。商家的手段越来越隐蔽,比如虚假宣传和价格欺诈,难以在短时间内查清。
而且有些直播带货采用线上交易,证据易丢失,消费者维权举证困难。这些都给监管带来了挑战,导致一些违规商家暂时逃脱处罚,继续侵害消费者权益。
消费者应对之策
消费者在面对直播带货乱象时,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购买前仔细了解产品信息,查看相关资质证明,不盲目相信主播宣传。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监管部门或消协咨询。
保留好交易记录、聊天记录、直播视频等证据,以便出现问题时能顺利维权。也可以多参考其他消费者的评价和反馈,降低买到问题商品的风险。
你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哪些糟心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记得点赞和分享本文,让更多人了解直播带货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