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崛起成主流
以前一机在手真方便,以为一个浏览器就能走天下。可如今,各大企业纷纷推出自家 APP,逐渐占据了用户的手机屏幕。无论是购物、出行还是娱乐,都需要对应 APP 才能使用相关服务,APP 成为互联网服务的主要入口,曾经便捷的网页开始被边缘化。
这样的变化让人猝不及防。以往轻松访问网页就能办事,现在却要在手机上找出、更新各种 APP,耗费了大量时间,而且手机空间也渐渐被各种 APP 占据,维护和管理的成本大大增加。
厂商强推 APP 圈流量
厂商们不遗余力推广 APP,因为 APP 能收集更多用户数据。和网页版相比,APP 可获得的用户信息如位置、常用设备等几乎是几十上百倍,有了这些数据,厂商就可开展精准营销“圈钱”,形成生态闭环。为将用户吸引到 APP,厂商手段不少。
像有的互联网服务推出 APP 后,网页版越来越难用,或是直接“主动淘汰”网页版。还有的千方百计诱导用户安装 APP,甚至未经同意自动下载,用户毫无招架之力,选择权被剥夺,被迫适应 APP 时代。
网页版的落寞无奈
许多互联网产品在推出 APP 后,原本方便实用的网页版就被弃之不顾。很多网页版功能被削减,页面布局混乱,加载速度变慢,甚至几年都不更新,想要完成一些操作比以前困难得多。
即便有的产品保留了网页版,但要么设置登录门槛,要么内容不全,例如看文章需要下载 APP 才可查看全文,体验变得很差。很多用户只能无奈接受,明明以前一个网页能搞定,现在却要下载那么多 APP。
APP 使用的烦恼多
打开手机,满屏都是 APP,要找某个特定的 APP 有时都很费劲。而且这些 APP 功能重叠度高,使用起来也不方便。不同 APP 有不同的使用规则和界面设计,用户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
除了不好找和操作麻烦,APP 还带来了隐私安全隐患。每个 APP 都在收集用户数据,在它们面前,用户几乎没有隐私可言,信息泄露的风险也大大增加。
微信小程序的尝试
微信推出小程序时,号称“APP 杀手”,主打“即开即用,用完即走”。这对用户来说很有吸引力,不用再下载一堆 APP,在微信里就能使用各种服务,节省了手机空间和时间。
不过小程序也有局限,它不能完全替代 APP 的所有功能,而且使用受限于微信平台,无法在其他场景独立使用。所以,小程序虽然方便,但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当前 APP 泛滥的局面。
网页前景的迷茫期
回顾 2008 年前后,有厂商走过 Web App 技术路线,想让网页当作应用程序使用,但因技术水平等限制,体验很糟糕。现在,网页版面临被淘汰的趋势,多数厂商为利益不再优化网页。
在以 APP 为主流的当下,网页似乎渐渐被遗忘。不知在未来,下一代小朋友了解到网页概念时,会不会觉得很不可思议,而网页又是否还有重新崛起的机会。
看完这篇文章,你觉得网页还有机会重新成为互联网使用的便捷通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