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在此处输出
现在做TikTok,很多人觉得它就像当年的抖音,能无限制注册。然而现实是,大量白号没有标签,投流精准度差。就像有主播在TikTok直播开蚌卖珍珠,场观尚可却难促成下单。下面一起来深入分析TikTok面临的发展难题。
算法优势待显威力
TikTok依赖被今日头条和抖音验证过的个性化推荐算法,这种“信息找人”模式曾让今日头条与众不同。但在海外,该算法优势还未充分发挥。尽管算法有潜力,可目前大量白号存在使投流不精准,好比有力使不出,难以有效触达目标用户,无法发挥出算法真正的价值。
2021年TikTok才搭建广告体系,而Meta和Google在广告业务上已有十几年积累。在触达精准用户方面,TikTok与之差距明显。这使得品牌商更倾向于投放Google和Facebook。据采访近十位跨境电商从业者,有人明确不投TikTok,但没人不投Google和Facebook。
变现难题困扰创作
Vine的衰落是前车之鉴,其创作者无法在平台变现,导致日活用户数急剧减少。TikTok也面临类似变现问题,许多创作者辛苦创作却难以获得相应回报。创作者是平台内容的重要支撑,若他们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就会影响创作积极性,长此以往,平台内容质量和数量都会下降,进而影响平台的整体发展。
在海外,平台电商覆盖面积有限,独立站众多,用户习惯在Google、Facebook等大媒体平台上看到品牌广告后,去独立站购物。这意味着TikTok的创作者带货难以形成闭环,无法直接在平台完成交易,变现之路困难重重。
直播电商水土不服
与抖音不同,抖音有节奏地从短视频做到电商,手握庞大用户偏好数据支持电商业务。但TikTok在海外,直播电商犹如早产的婴儿,市场环境更像淘宝货架电商阶段,发展面临诸多不适。直播间流量难控制是一大问题,直播初期能控制地域流量,可随着直播热度上升,全球流量被打开,对直播间运营是巨大挑战。比如主播难以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观众的需求和消费习惯,导致转化率难以提升。
海外消费者习惯在独立站购物,而TikTok直播带货无法形成良好闭环。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仅把TikTok作为引流工具,将流量引到自己的网站完成交易。这使得TikTok在直播电商领域难以发展壮大,难以复制抖音的成功模式。
流量投流精准度差
TikTok上大量白号无标签,导致投流不精准。像前面提到的直播开蚌卖珍珠,场观不少,但转化率极低,2000人可能只有1人购买。这说明投流未能将产品推送给真正有购买意愿的用户。这不仅浪费了商家的投流成本,更让商家对在TikTok上做推广的效果产生怀疑,影响平台的商业生态和商家的入驻积极性。
由于投流不精准,很多优质的商品和服务难以被目标客户发现。这就使得一些有潜力的中小商家难以在TikTok上获得成长机会,不利于平台多元化商业生态的构建。
品牌合作受冷遇
品牌商考虑投放平台时,更看重平台的广告效果和用户触达精准度。TikTok在这方面与Google、Facebook相比存在差距,所以品牌商积极性不高。这对于平台想要吸引更多优质品牌合作以提升平台档次和商业价值是一大阻碍。
缺少品牌的支持,TikTok在提升平台的中高端商业形象和产品丰富度上会受限。这可能导致平台陷入低质低价的竞争局面,难以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消费需求,不利于平台的长远发展。
海外市场挑战多
TikTok面临完全不同于国内的海外市场环境。Google和Facebook等巨头在广告业务上的主导地位,使得TikTok在广告竞争中压力巨大。海外用户习惯逛独立站、不偏爱直播购物的消费习惯,也让TikTok在电商业务拓展上困难重重。这些综合因素导致TikTok在海外发展有些无所适从,似乎在众多阻碍面前找不到一条明确的出路。
面对这些问题,TikTok还能否找到合适的发展策略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也希望大家点赞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