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起背景
共享经济大热时,共享衣橱登场了。2015 年国内一下有 12 家共享衣橱项目成立,大家想让用户花小钱体验大牌,像花买 Zara 的钱租 Prada,还承担运费和清洗费,很多人觉得这模式有搞头,投资人也是跃跃欲试。
不过,这种新颖的商业模式看似很美好,从一开始就面临着诸多潜在的问题。市场总是瞬息万变,概念火热并不意味着市场能够快速接受并买单。
洗牌危机
到了 2016 年,这行业就开始洗牌了。魔法衣橱、爱美无忧等平台先后停止运营。项目停运原因多样,但很关键的一点是,给投资人讲的商业故事在实际运营中很难行得通,营收赶不上运营压力,不少项目就这样夭折了。
那些曾经充满希望的创业团队,或许未曾料到市场的残酷,在资金与运营的双重压力下,不得不黯然退场,为行业的发展添上了一抹悲壮的色彩。
发展困境
多啦衣梦就是个典型例子。它 2017 年 3 月拿到 1200 万美元 A + 轮融资,投资方实力也强。不过因为定位、用户获取等方面不足,到年底就撑不下去了。衣二三也更改规则,说旧规则成本高难获利。
从这些失败案例中可以看出,共享衣橱并非如想象中那么容易经营。每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运营难题
投资人曾说共享衣橱对团队运营要求极高,链条涉及选款、物流等多方面。《经济学人》也说这生意魔鬼在细节中。很多设计师品牌用户查不到,自然就不租,需求端问题不少。
要保证用户能租到心仪又有品质的衣服,平台需要在选款上下足功夫,但这又涉及到与众多品牌的合作等问题。物流和清洁同样是大挑战,稍有不慎就会影响用户体验。
商业模式挑战
共享衣橱多是会员制,想增加用户黏性。但用户尝鲜期过了,后续体验若不好,很难续费复购。平台面临很大挑战,而且复购率如果上不去,收入就难稳定。
用户对于共享衣橱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是租到衣服就行,对于服装的款式多样性、清洁程度等都有了更高的期待。若平台无法满足,用户则会随时离开。
未来展望
头部企业投资人 Eric 觉得五年后,大型服装集团或许会深度绑定共享衣橱企业,打造时尚新品发布平台。而且针对特定人群深度定制,可能会有黑马出现。但能不能真成,还得看后续发展。
共享衣橱行业要想发展,还需要在解决现存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无论是与服装集团的合作,还是针对特定人群的定制化服务,都需要经过市场的检验。你觉得共享衣橱未来能突破困局吗?欢迎评论交流,记得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