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拼多多的助力领红包活动异常火爆。毕竟能真的领现金,谁不想试试?可邀请人数要求多,就催生了有偿助力,这就很纠结了。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值得探究。
拼多多助力的吸引力
拼多多的助力活动能够让用户领取现金,这是非常诱人的。好多普通百姓都在参与,比如说上班族小李,在休息时间就四处拉人助力。这活动面向大众,不受地域限制,让天南地北的人都有机会获得一笔小钱。然而,就是因为大家都想轻松得到这笔钱,才引发了后面的问题。
这种领现金的机会并不多,所以很多人看到就不想错过。不像其他平台,要么优惠力度小,要么就是门槛极高。拼多多这个活动,只要你人脉够广,很有可能就能拿到钱。
有偿助力的现象
为了达到助力人数要求,有些人想到了有偿助力。这在各个社交平台都能看到踪迹。比如大学生小王,就曾在贴吧里见过有人求助力报价的帖子。这看似是一种捷径,但其实暗藏风险。这些有偿助力背后的账号真假混杂。那些宣称有大量账号的,实际上很多都是无效账号。
而且就算花钱买助力,也不一定就能成功。很多所谓的助力群,里面的人的账号都是反复使用,平台很容易就识别出来,根本不会让助力生效。这就导致花钱很可能打了水漂。
不会封号的原因
拼多多平台对于有偿助力不会封号,是因为难以确切判定是否为有偿。平台主要是判定账号的有效性。从技术层面,很难证实是花钱让别人助力的。在很多小地方,有些人会互传有偿助力,但不会被封禁。这是系统机制的问题,并不是对这种行为的认可。
还有就是小范围的有偿助力,平台可能觉得难以监管,或者没有足够的证据就不能随意封号。但是,这并不代表这种行为就是被允许或者可行的。
店铺违规行为之一
店铺违反平台规则的情况很多。像是有的小店铺可能偷偷的提高价格再打折促销,看似优惠实际没有优惠。这种行为一旦被发现,就会被处理。小错可能只是警告或者短期封店。大错就可能长时间封店了。有过这样一个例子,在某个电商活动期间,一家卖鞋的店虚假标价,被平台封禁了一个月。
如果店铺在商品描述上作假,比如材质与描述严重不符,也会被处罚。这可不管你是新店还是老店,只要违反就得接受相应的处罚。
客服说了导流词汇就很严重。很多小商家不懂,以为只是简单交流,比如和客户说去其他平台有更好的东西。这在拼多多是严格禁止的。一旦被抓,交10万保证金或者封店。之前就有一个卖饰品的小商家,因为给顾客说了句隔壁平台有类似还便宜的,结果店就被封了。
售假更是不能碰。有个商家以为卖假冒的名牌包包能赚大钱,结果被平台查到直接封店,封店时间还很长。要是被恶意投诉了,真要拿得出各种凭证来申诉,不然只能认栽。
缺货和虚假发货单数过多也不行。有的卖家看到订单量突然大增,就虚报货源充足,结果无法发货。在一些县级小地方的小店铺更容易犯这种错误。一旦在自然年超过规定次数就是封店的结果。还有那种虚假发货,只给个假单号,被发现多次后也是同样的下场。
拼多多有偿助力虽然不封号但不靠谱,大家还是要远离这种有偿助力,不然可能得不偿失。希望大家遵守平台规则,合法经营或者参与活动。那么你会参与拼多多的助力活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