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抗灾期间,出现了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其中鸿星尔克的举动尤为引人瞩目,一边亏损一边捐出5000万物资,大众疯狂支持,背后是值得深挖的东西。
企业困境中的大义
鸿星尔克近年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业绩相当不佳。总部在厦门,有近2万员工的它本就面临诸多经营难题。但即使如此,面对河南灾情,依然义无反顾地捐出5000万物资。这与西方很多企业在决策时以成本效益为第一考量的做法截然不同。在西式管理中,这样做或许难以理解,然而在中国的商业文化背景下却又很合理。
这种行为体现出中国企业即使自身艰难却仍心系家国大义的情怀,就好像张謇提倡的企业家要承担社会责任一样,鸿星尔克没有被亏损阻拦住救灾的脚步。
义利关系的中国解读
中国的义利观由来已久。从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到古代推崇的义在利先、重义轻利、以利求义等思想。鸿星尔克的行为正是这种传统义利观的体现。企业盈利虽是目的,但大义面前绝不退缩。中国传统商道中的企业家精神里融入了士大夫的“忧国忧民”。虽然它一度被怀疑诈捐,但最后真相大白。它不像某些企业只为赚钱,而是在大义面前坚守。
在大灾面前,它遵循传统的义利观所做出的抉择,给到民众一个信号,那就是这个企业并非只是逐利,还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民众的共情与支持
网民知道鸿星尔克的情况后,从最初的怀疑到后来的怜惜,再到之后化作疯狂购买。大众在抖音直播间买空它的产品,创造多项销售纪录。网友留下了众多温情的评论,像“‘克’宝辛苦”,这些话语体现出民众内心对这个良心企业的爱护。民众也是被其在家国大义上的态度所打动。大众心里有着分辨善恶的标准,这种情感的爆发不是无的放矢。
例如实体店中,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去购买,货架上的鞋都被抢购一空。大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出对这家良心企业的支持,体现出中国民众的团结。
商业与善念的平衡
鸿星尔克虽然经营状况不佳,但在善事上绝不吝啬。而大众的支持又反过来给鸿星尔克带来转机。这就反映出在商业的经营过程中加入善念,会得到回报。它不像有些品牌靠流量明星来博眼球,而是自身的善举成为最好的代言。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值得思考。一个企业如果只注重商业利益往往走不长远,加入社会责任与善念,就会收获民众的情感支持。
鸿星尔克这次事件表明,即使企业自身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一份爱心带来的回馈可能就是新的生机与希望。
文化基因的推动
鸿星尔克与民众之间能够如此和谐的互动,是因为背后有中国文化基因的推动。民众骨子里就有着“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这样的价值观。“为众人抱薪者冻毙于风雪”这样的结果是民众不想看到的。在家国大义面前,民众和企业秉持一样的态度,背后是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影响。
就好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已经深深扎根在民众心中,看到鸿星尔克在这样的大义之事上的态度,民众自然就会予以支持。
企业与民众的价值共鸣
企业和民众在这次事件中唱和无间。无论是企业捐赠物资,还是民众疯狂购买助力。双方都在寻求着价值观的共鸣。企业以义行为先,民众以义举回报。不同的社会身份,却在道德和伦理追求上达到了一致。都有着做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君子”的愿望。这种共鸣就像是一股强大的绳,将鸿星尔克和民众紧紧联系在一起。
这种价值共鸣反映出在现代社会,企业和民众可以有着共同的追求目标,只要互相之间的真善美能够得到展现和回应。
在这个事件中,我们看到了企业的担当和民众的情怀,大家对企业的支持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希望大家积极评论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