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以为抽到二等奖能免费领手机,结果被要求充高额话费,这看似诱人的抽奖背后竟藏着消费陷阱,到底怎么回事?
免费领手机的诱惑
在龙城路,小李被穿红外套的工作人员拦下扫码点赞后抽奖。其抽中二等奖,可以免费领手机或平板,这对于小李来说是个意外惊喜。当时他看到华为手机在淘宝旗舰店售价1499元,感觉像是捡到了大便宜,这个中奖的诱惑让他毫不犹豫走进店内。一般来说,大家都会被免费的东西吸引,像很多商场做促销活动,打着免费的旗号,都会聚集大量人群。
但是,这些免费的东西真的就那么好拿吗?就像很多地方的抽奖活动,要么要求后续消费,要么就是诱饵,一旦你上钩,就会掉进陷阱里。小李这个看似幸运的中奖经历,背后也许并不简单。
高额话费的要求
销售人员在小李中奖后,不是直接让他拿走手机,而是要绑定手机号充话费。让他交5599元,说这些话费可以在10年内用完且没月用量不限制。这一下就改变了免费领手机的本质。小李没那么多现金,还得通过京东金条分期和支付宝花呗付款。对于一名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这就像是一些不良商家玩文字游戏,先给出诱人的奖品,然后通过附加条件来赚钱。在一些旅游景区也有类似的情况,告诉你免费体验项目,但是到最后却附加高额消费。小李可能原本只是想点个赞领个小挂件,却被一步步引诱到这样的消费陷阱里。
缺乏规范的证据
交完钱后,商家只给了小李一张单据,上面写着手机型号等信息,但是没有公司名称和公章。这显示出商家操作的不规范。一个正规的商家,无论交易大小,提供的票据应该是完善的。
比如我们在正规商场购物,发票上都会有商家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重要信息。这个没有关键信息的单据,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很难维权。这也反映出这个手机店可能存在很多问题,或者是想要逃避某些责任。
发觉自己掉入陷阱
小李回到学校后才发觉不对劲。开始他以为自己赚了,后来意识到可能是被骗了。从惊喜到怀疑,小李的心理转变,正是很多消费者掉进骗局后的真实写照。很多时候骗局都是这样,开始给你一点小甜头,然后慢慢地让你陷入更深的困境。
他发现情况不对就想要退款拿回自己的钱,很多消费者在这种时候都会感到无助,不知道如何是好,小李也是这样,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回到商家那里去尝试退款。
商家的解释理由
记者和小李来到店里,商家佘某表示抽奖兑换手机只是一种营销方式。他还声称如果小李要退款可以,但需要等一个多月。佘某觉得这不是误导消费者,但从消费者角度看,这一系列操作很容易让人误解。
在很多消费欺诈的案例里,商家都会找各种理由推脱责任。而这家店没有店名,店内也没有营业执照等证件,这本身就是不符合规定的。佘某还为自己店门头只有华为标志没有店名进行狡辩,说刚开的店都这样,这明显是不合理的解释。
应有的警示提醒
律师表示这种网络抽奖实为充话费送手机的做法是网络销售行为,商家应向消费者进行安全风险提示。如果刻意隐瞒真实意图,可能违反法律规定。并且消费者也要多留心,验明商家资质并索要票据合同。现实中很多消费者就是因为缺乏这些防范意识才遭骗。
就像之前一些健身房办卡骗局,很多消费者就是没有仔细看合同,没考察商家资质就交钱。所以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避免类似事情发生。
你有没有类似的差点掉入消费陷阱的经历?希望你能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