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多数蓝领群体研报都不全面,为深入了解,我花一周混入其中,发现许多真实又不为人知的情况。
求职不易
许多工友面临进不了厂的困境。有的是因为厂里不收学生工,学信网档案有问题的人只能想办法造假。像我这种为进厂把别人档案P图改名字应对检查。还有的像胖哥,仅仅因为胖没有合适工作服就被拒之门外。进个厂需要面临这么多阻碍,对于蓝领来说达到基本的求职目标就很难。在各种条条框框限制下,工友们大多只能等待机会,从一个厂辗转到另一个厂寻求工作机会。
他们迫切想进厂工作,却又常被各种莫名其妙的理由拒绝,为了进厂已经顾不得太多。
性别优势
在蓝领群体中女性比较受欢迎。在进厂时就可以看出这一情况。相对男性而言,女性更容易分到待遇较好的岗位,例如坐班或者文员岗。而且女性在找对象这件事上也更容易。这也反映了在蓝领这个群体环境下,性别差异导致的不同境遇。对于女性蓝领来说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这也可能导致厂子里男女之间存在一种微妙的关系,女性看似在工作机会等方面会有些特殊优待。
住宿情况
住宿环境有好有坏。胖哥不喜欢中华园,就是因为他有不好的经历。在中华园可能会遭遇盗窃之类的问题,他的朋友还在那“瘫痪”数月。当提到住宿的时候,工友们的态度也不同。可以看出蓝领群体的住宿并没有统一的良好保障。好一些的可以住宾馆,但更多可能只能住在类似中华园这样不太好的地方。
那些不好的居住环境让蓝领们的生活多了很多不确定和风险,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感情生活
蓝领的感情来源各有不同。像胖哥在舅舅水果店里对女服务员一见钟情,随后成功追到手。而有些工友则是希望在女生多的厂子里找到对象。这些不同的找对象方式反映出蓝领群体在感情生活中的无奈与期盼。面对生活压力,感情有时候也是他们的一种支撑,不同的经历也让他们的感情故事变得丰富多样。
他们在讲述感情故事的时候,很明显能感受到对爱情的向往,哪怕工作辛苦也希望有心灵的寄托。
工作中的偏好
蓝领群体有不同的业余爱好和社交偏好。胖哥就喜欢和老员工一起聊天吹牛而不是和年轻人打游戏。这种工作社交偏好反映出他们在工作中的一种选择。老一代员工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胖哥选择与他们一起可能会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同时也加深了他对打工圈的认识。
不同的社交偏好也把蓝领群体分成了不同的小群体,大家有不同的交流圈子,有不同的话题。
经济追求与道德认知
在经济方面他们希望能够融入城市,但经济压力大,如买房难。有辆车对他们来说就是融入城市的标志。同时在道德认知上能看出来一些差异。胖哥认为红灯区存在也有合理性,他觉得这比约炮好。在他们的认知里,有些在社会看来不道德的行为在所处环境中有别样的看法。
他们在这种环境中形成的对于一些事情的看法和社会主流价值观有出入。
朋友们,你们对蓝领群体的这些情况怎么看?欢迎评论互动,也请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