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的生态里,商家和品牌的占比数据被传出,可数据又被指不实,这背后让我们好奇视频号真实的商家生态到底是怎样的情况?
视频号的优势渠道
视频号依靠微信的私域生态,这里就像是一个流量宝藏。它可以通过群聊、私聊和朋友圈等多种渠道触及用户。这种渠道优势对于商务销售来说很好,特别适合白牌、非标品以及高客单价的产品。像一些高价值且决策周期长的产品,在熟人网络这种环境下,很容易就能建立起信任关系。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小商家通过这种方式在视频号上售卖特色商品,比如一些手工艺品商家,在朋友推荐下在视频号售卖独特的手工艺品,效果很不错。另外,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主打健康养生的非标品,借助视频号在熟人间推广,拥有了稳定客源。
微信生态是非常庞大的体系,视频号是其中一部分,相比其他平台,这种依托的力量很独特。就拿其他的单纯短视频平台来说,很难拥有像它这样直接通向大量熟人的通道。
营销玩法的多样性
视频号在商业化进展中展示出了多样的营销玩法。它能就不同用户群体的特性和喜好进行精准营销。并且它不是单打独斗,可以和微信生态里的朋友圈、搜一搜、公众号等其他部件配合起来,形成很强的营销力量。例如一个做美食类产品的企业,在公众号写美食文化文章,在搜一搜做食材相关的优化,再在视频号做制作美食的视频,配上朋友圈的广告。这是一种全方位的营销组合拳。
当把这些全部融合在一起的时候,就能够覆盖非常广泛的用户群体。对于品牌推广来说,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很多新兴品牌想进行推广尝试新市场的时候,利用这种联合的方式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流量结构影响内容生态
视频号有算法推荐、社交推荐和关注推荐这三种流量类别。在冷启动期间主要靠社交分发来迅速积累流量,然后借着内容把社交链相互的黏性加强。这个对内容生态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从用户的内容创作角度看,很多创作者为了能够在这个循环里占优势,就会兼顾社交性和内容的趣味性。比如说一些做旅游分享的博主,开始会把自己的视频分享到好友群里,朋友点赞转发后,流量会逐渐增多,进而吸引更多关注者。从内容生态整体发展来讲,以这种社交为开头的流量结构确实影响着内容的方向和种类。
视频号的用户画像与优势
视频号电商用户画像里45岁以上的占了4成,这让它看起来有点与众不同。这是因为它的泛生活和泛知识类型的内容增长快速,符合这些高龄用户日常消费的需求,同时这类用户对广告和电商接纳和转化程度高。从城市角度看,超一线和四五线城市用户增长高于抖音和快手。这是视频号两端的用户优势。
比如针对45岁以上用户对养生类内容的喜爱,大量的养生商家在视频号布局。在四五线城市,一些本地特色商品也因为视频号的平台优势吸引了大量当地用户购买。
面临的挑战与解决之道
和抖音、快手对比,视频号存在一些问题。像标签商业化水平不高,账户冷启动时留存率和模型推广能力弱,这些都导致精准转化效果低。不过微信存有大量的用户标签数据,如果把各个业务场景间通道打开,推荐的准确性就能大幅提高。当下视频号内卷没有抖音严重,部分品类投放回报率还高于抖音,这是很有潜力的一个方面。
比如说一些小品牌想要快速打开市场,在抖音面对的竞争可能非常大,但是在视频号相对轻松一点。很多电商从业者尝试在视频号投放就是看中这点。
视频号与其他平台的差异
视频号更多的是属于微信生态体系的一部分,重点在于内容自然流动和传播信息,不是刻意制造热门话题。这就导致了它跟其他平台不同。像100万粉丝在视频号看作顶级账号而在抖音只是腰部账号,这种账号结构上的区别,使得视频号的创作者能接触到垂直受众,就算粉丝少也能变现。
视频号里一些做手工教学的博主,虽然粉丝量比不上抖音的同类型博主,但能接到很多定制手工品的订单。而抖音上很多博主更多是靠大规模流量来做广告营收。
那你对视频号这种发展状态有什么自己的看法?欢迎大家评论互动,如果你觉得文章不错也请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