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营销世界,品牌都渴望将粉丝转化为私域用户,而“有趣”“有用”的内容成为关键。这背后隐藏着品牌发展的多种可能,也反映出市场竞争的激烈。
蓝V运营起步状况
企业开始涉足抖音蓝V运营时间并不长。早在火星营销研究院18年10月发布的白皮书时,大量品牌还处于试错或者弱运营状态。那时候,品牌对抖音蓝V到底是什么还没有完全清晰的概念,这是运营初期企业面临的共同困惑。就像在新开辟的战场上,士兵们需要先认清战场形势一样,品牌也要先清楚蓝V平台才能发展。这时诸多品牌都在探索阶段,蓝V运营还未成型。
企业号在蓝V中的占比达到82.91%,这个数据足以说明企业号在蓝V运营中的主体地位。它们利用多种内容类型而且高频更新,这使它们成为抖音平台较为活跃的内容创造者。这是企业在探索中的积极尝试,也是后来蓝V运营道路上的重要一步。
蓝V企业号的两极发展
火星营销研究院对粉丝量TOP2000的蓝V企业号进行分析后,发现这些账号呈“两极化”发展。一方面有的账号发展良好,而强品牌属性的蓝V企业号在粉丝量TOP2000账号里却越发少见。那些早期入局蓝V的品牌类账号,比如食品饮料、3C数码行业的企业蓝V,它们在后期增粉方面发力不足,从而慢慢在粉丝量TOP2000蓝V中消失不见。这展示出品牌在运营蓝V的时候面临着持续发展的挑战,不是一蹴而就的。
不同行业蓝V的表现差异
从集均点赞/评论来看,文化娱乐行业的账号表现最佳。它们借助偶像力量,产出优质且高频的内容,粉丝互动非常活跃。这体现出不同行业在蓝V运营效果上存在很大不同。像在赛道上比赛,不同选手因为自身特长和资源的不同,速度也会不一样。这也为其他行业的品牌蓝V运营提供了借鉴之处。很明显每个行业都得找到适合自己的运营模式。
蓝V与KOL的对比
粉丝量较高的蓝V通过精细化的内容和账号运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跟抖音平台优质的KOL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虽然蓝V已经在努力前进,但仍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比如说在粉丝运营方面,蓝V应该更注重通过塑造人格化的形象,加深与粉丝的深度链接。这是蓝V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的必经之路。
可借鉴的蓝V运营内容
白皮书从15个行业蓝V粉丝量最高和点赞量最高两个维度研究。在点赞量最高的蓝V账号中,5个账号选择纯剧情/段子类内容,4个账号结合“剧情”进行知识分享或者产品/技能展示。这些为其他蓝V账号提供了内容运营方面的经验。不同的内容形式适合不同的营销目的,品牌要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内容形式。
稳定账号标签与矩阵建设
稳定的账号/内容标签非常重要。稳定的标签利于算法识别,让账号得到稳定的推荐流,从而沉淀精众粉丝,在私域流量开发上有更大空间。如果前后发布内容偏离过大,会影响粉丝活跃。比如品牌可以基于不同业务线、不同营销目的搭建蓝V矩阵。对于品牌力强的品牌,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构建矩阵号。基础的母账号用来发布品牌事件和产品活动提升形象传递理念,达人号既能独立也能为品牌服务等方式提升品牌价值。
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你觉得自己品牌如果做蓝V运营,会选择哪种模式?希望大家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