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鱼平台即将面向全体卖家收费,这一举措在用户中引起了不同的反响。这就像是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了一颗石子,泛起层层涟漪。
高频高额卖家的考量
对于像陈奇杰、陈宇这样高频高额的卖家来说,收费政策影响较大。他是使用闲鱼7年多,售卖流水超160万的老用户。收费消息一出,他大概率不再卖货。因为对于他们而言,累计的售卖流水本就多,如今针对超额部分订单按1%收取服务费,甚至叠加后最多达每单成交额1.6%的手续费,这无疑增加了成本,减少了利润空间。这些卖家很多是专业卖家,他们靠着平台流量赚钱,但平台收费让他们利润减少,所以才会有抵触情绪。
从目前的情况看,闲鱼发展蓬勃,有着庞大的用户群,用户总量突破5亿,MAU超1.6亿,日均GMV达10亿。平台觉得运营成本增加需要收费,而卖家则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觉得难以接受。
低频低额卖家的态度
与高频高额卖家不同,低频低额卖家的态度较为温和。在经济观察网随机采访的11位闲鱼用户中,售卖流水1万及以下的用户,有7位表示能接受收费。比如有用户售卖流水约1万,出售闲置电子产品和运动装备,使用频率不高。对于他们而言,闲鱼提供了便利的交易平台,减少信息差。他们认为平台收取一定费用是合理的,毕竟平台给他们提供了机会,他们本身的盈利不是主要依靠闲鱼,所以对平台的收费政策持理解态度。而且每个月即使收费,数额也相对较低,在可承受范围内。
还有一些流水几万元到十几万元的中间用户,虽然不太接受,但考虑到国内暂时没有更好的二手平台,也只能暂时忍受,这些用户对闲鱼收费有些无奈,但又因为依赖平台的服务,只能勉强接受。
闲鱼运营现状
闲鱼如今用户数和交易量快速攀升。2022年人均售卖流水为2364元。其总经理表示,短期内阿里巴巴不指望闲鱼贡献利润,而今年核心目标是MAU突破2亿。但平台要维持运营,比如要维持系统稳定运行和安全等,都需要大量资源投入。随着用户和交易量增长,平台的运营成本必然也是节节攀升的。平台需要资金来支撑日益增长的人力成本、研发成本等各项支出。
像数据的存储、安全防护都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领域。就拿安全来说,随着交易规模增加,如果安全系统不完善,很容易出现漏洞被利用,对用户造成损害,平台建设安全体系也是迫在眉睫,所以资金就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收费背后的逻辑
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分析,闲鱼全面收费主要源于平台运营成本增加和对盈利模式的探索。平台的发展壮大需要资金支持,而之前没有收费,单纯依赖阿里巴巴的支持难以长久的维持和发展。在探索盈利模式时,面向卖家收费是一种途径。
平台运营涉及多方面的成本,不只是技术的投入,还有市场推广、客户服务等方面。技术上保证平台稳定,市场推广增加平台知名度,客户服务为用户解决问题,这些都需要资金投入。所以向卖家收费以维持运营和探索盈利模式成为必然。
市场反馈的重要性
郭涛强调,闲鱼必须关注市场反馈和用户需求,灵活调整收费政策。目前已经有部分卖家表示不太接受收费政策,如果闲鱼盲目推进,可能会导致卖家流失。当卖家流失过多时,平台的商品数量减少,会直接影响用户的活跃度。
例如,如果大量高频高额卖家离开,闲鱼上高质量的商品就会减少,这会让很多寻找优质二手商品的买家失望。而买家活跃度下降,又会进一步影响到卖家的积极性,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根据市场和用户的反馈及时调整政策是关键。
盈利与发展的平衡
闲鱼处于一个想要发展又需要盈利的两难境地。要想提高MAU突破2亿,平台就需要投入大量研发和人力成本。但是如果单纯投入没有盈利支持,很难长久持续。而收费如果过高,又会影响到用户。
这就好比走钢丝,一边是平台的盈利,一边是用户的留存,一不小心就会失衡。平台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保证适当的盈利以支撑其发展,又能让用户认可,这需要很长时间的探索和不断尝试新的运营策略。
你是如何看待闲鱼的收费政策?希望大家能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别忘了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