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手上,播放量似乎与赚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之中充满了人们对赚钱捷径的探寻与规则的未知,足够吸引人一探究竟。
快手赚钱的各种途径
不得不说,在快手赚钱方式多种多样。快手有养号卖号这种操作,就有人定位好账号人设后,发布从网上搬运来的引流视频,像励志、美女、明星等视频。这些人把号养到几十万粉丝就转手卖掉。另外代理广告也能赚钱,做好人设,分享自己视频引流,而后按播放量帮商家发视频收费。这都是比较常见的途径。同时,不同方式赚钱都需要遵循快手的规则,不然可能遭受限流等惩罚,规则在这里相当重要。
还有一些不那么正规的赚钱方式存在风险。像养号卖号这种对买家不利,买家改变人设后掉粉、降分、限流等情况都可能出现,但这确实让卖家能挣到钱,这种赚钱方式其实是违背商业道德的。正规做代理广告赚钱的,大多是短视频有一定质量才吸引商家投广告,如果单纯靠搬运视频,难以有靠谱商家合作。
播放量与收入的直接关系
一般而言,我们可能错误地觉得播放量直接等于收入。实际上,在快手中,播放量还真不是直接收入来源。快手有多个收入方式,比如广告和打赏。广告商决定合作时,更多是看账号的粉丝数和活跃度。就算某个视频播放量有4万,如果这个账号整体粉丝少且不活跃,可能依然拉不到广告。而且商家投放广告时有自己的考量标准,不是只看播放量。
从现实情况看,一个新账号如果播放量达到4万可能也没用,因为可能这个账号没有什么定位。没有定位意味着粉丝没有共性,后期转化困难,这对需要直接转化收益的商业合作不利。企业投放广告都希望有目标客户群体,所以播放量4万的账号如果杂乱无章,收入会极其有限。
广告收入具体情况
谈到广告收入就得考虑多方面因素。首先,单从账号本身来说,要想有稳定可观的广告收入,应先有一定量的活粉。例如一个美食类账号,粉丝都是冲着美食视频关注的,4万播放量里如果大部分都是这类活跃粉丝,那么相比之下更容易吸引美食相关产品的广告合作。其次是广告形式,软广更能让观众接受。
不过,现实中很多有可观播放量的账号,却没有走入商家的视野。因为商家对投放的广告有很多限制和要求。比如他们需要在视频特定位置展示产品。如果账号没能达到商家在内容展示和受众辨识度等方面的标准,即使播放量4万了,也不会有收入。在快手中,创作者的视频风格与广告要求不符也是无法得到广告收入的。
打赏收入相关因素
打赏是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收入源。视频内容对能否获得打赏至关重要。一个播放量4万的普通旅游视频与具有高度创意或者强烈情感冲击的4万播放量旅游视频相比,后者获得打赏的概率大大增加。创作者在视频中的互动程度也有影响,比如能及时回复粉丝评论,粉丝感受到重视,可能就更愿意打赏。
另外,不同类型的账号打赏情况差异明显。娱乐搞笑类账号粉丝打赏较为随性,但文化知识类账号如果表达不明晰或者照本宣科,即便播放量高,打赏也会很少。从快手上诸多账号实际情况来看,创作者如果仅靠蹭热点获取播放量,没有让观众看到真正价值,打赏收入基本不会太高。
礼物收入情况分析
快手的礼物收入和视频热度及观众互动有着直接联系。播放量为4万的时候,如果这个视频引发大家的热议,观众就会更愿意赠送礼物。比如一些挑战类视频,参与者众多,热度高,容易收到礼物。这里观众互动除了评论回复,更多是指在视频中的参与感。
然而,很多创作者意识不到这一点。有些记录日常的视频虽然播放量不低,但缺乏吸引力和互动价值,送礼物的就很少。在快手上经常能看到一些有特色且互动性强的视频旁边有大量的礼物图标,这些作者才真正把播放量优势转化成了礼物收入优势。
激励计划和其影响
快手的激励计划鼓励创作者去提高播放量和互动。这个激励计划对于创作者而言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创作者如果按照计划的要求,优化视频内容等操作增加播放量,就能获得额外收入。例如创作优质的教学视频,无论是文化知识教学还是生活技巧教学,如果加入激励计划并能达到要求,即使播放量只有4万,也可能会有不错的收入。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创作者一味地迎合激励计划而失去自己的特色,制作出来的视频很可能被观众厌烦。计划里的规则对于创作者来说既是指引也是限制,精力如果过度放在满足要求上而非内容本身,即便有4万播放量,也很难获得长久的收益。
你是否有在快手上尝试通过播放量赚钱的经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也希望大家多多点赞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