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春节支付宝推出“集五福”活动起,它就像投入湖中的巨石,激起千层浪。一方面是巨额奖金的诱惑,另一方面是集齐五福的难度和背后营销策略的争议,这些都让大众对其关注度极高。
集五福的起源与发展
当初,支付宝在2016年春节首次推出“集五福”活动。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时间点,大江南北的人们都有机会参与。大众通过扫描、交换福卡等方式收集福卡,集齐五种福卡就有机会分享2亿奖金。随着时间推移,支付宝还增添了如“花花卡”等创新元素,活动形式不断演变。该活动从开始单纯的集福卡发展到现在融合多种玩法,历经多年的变革与发展。
后来,不论是城市白领还是乡村老人,很多人年关将至时都会想到这个活动,这也表明了它的影响力在人群中的扩散。
社会影响力对比
支付宝推出过不少创新互动游戏。但是,其他游戏的影响力和传统的“集五福”相比却相差甚远。例如在一些城市社区,人们每天讨论的仍然是集五福,而对新的互动游戏却很少提及。那些新游戏虽然有创新之处,但就是没能像“集五福”那样成为大众关注点。
这可能是因为集五福率先占据了大众心中与春节相关的活动位置,也可能是因为它简单易懂的规则,让更多的人能够轻易上手参与。
大众的两极化态度
活动一旦推出,大众的态度呈现出两极分化。有些人从活动一开始就积极参与,并且乐此不疲。他们可能会为了一张敬业福到处寻觅。然而,有些人对此却毫不在意。像办公室里的年轻白领,一部分人每天花很多时间集福,而另一部分人甚至不知道有这个活动。还有人觉得付出劳动不少,得到的回报却不成正比,只把这当作一个娱乐活动。
还有一些人参与方式也是比较佛系,只是简单参与,并未对结果有过多的期待。
活动规则与社交互动
深入了解“集五福”的运营规则就会发现,这个活动带动了互联网用户数量及社交互动的增加。很多老年人原本不会使用支付宝,为了集五福开始学习。他们成为活动的新参与者,丰富了参与者的年龄层次。在家庭聚会中,年轻人教老人使用支付宝集福的场景也屡见不鲜。
但由于更多的人能够参与,获得奖金的难度相对增加,这也使得活动吸引力有所下降,因为人们得到回报的概率降低了。
与拼多多营销模式类比
支付宝的“集五福”仿效拼多多的模式,采用细致定位策略。在社交圈内频繁出现像拼多多那样的“病毒式分享营销”手段。不少人为了多拿福卡,邀请众多亲友加入。就像某些网友邀请了很多朋友,最后结果仍然不能达到标准拿到奖励。而拼多多就是利用这种方法吸引新用户的,支付宝也是如此。这无疑在增加用户量方面有一定的效果。
这个过程中把用户变成了拓展用户的手段,也引起了很多用户的反感,因为大家感觉被消费了。
大众理性化趋势
从一开始大众对五福的热忱到现在的比较理智的看待,大家的心态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公众明白这首先是一种休闲娱乐的活动,对于最终奖金的期望不再那么强烈。对大多数参与者来说,借助这个活动营造节日氛围,与亲朋好友互动是更为重要的因素。这也是人们随着活动发展,逐渐变得成熟理智的表现。
想问问大家:你是否觉得支付宝“集五福”活动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魅力?如果你有看法不妨点赞、分享文章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