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互联网大厂的红包大战闹得沸沸扬扬,几十亿红包看着诱人,可大多数人分到手里没几个子儿,这红包大战背后到底藏着啥秘密?
热闹背后的尴尬
春节时,各大互联网大厂红包活动宣传震天响,什么集五福、抢红包,大家热情高涨。以支付宝集五福为例,不少人一顿操作下来,最后就分得一块多,真是“一顿操作猛如虎,只拿一块五”。2021年主流巨头发了181亿红包,看着很多,但平均每人也就13元,跟宣传时的热闹差距不小。
支付市场的变局
曾经,支付市场是电商主导,支付宝占据优势。但一个春节,腾讯就绑定2亿张银行卡,完成了支付宝8年的成果,支付市场开始向社交主导转变。现在支付宝、抖音、快手、百度等平台都参与红包大战,竞争愈发激烈,大家都想在支付市场分一杯羹。
流量争夺的手段
春节是流量黄金期,互联网平台靠发红包争夺流量。它们通过红包活动拉新用户,提高产品留存率,促进用户活跃并实现转化。在“流量焦虑期”,获客成本高,红包互动就是高并发的获客活客手段,还能提升品牌知名度。
预算追加的竞争
红包大战竞争激烈,企业为吸引用户不惜增加预算。比如今年百度,原本只有10亿红包预算,看到抖音和快手的红包规模后,连夜追加12亿,让红包总额达到22亿。这说明企业必须“撒大钱”才能吸引用户注意力。
营销与年俗的融合
对企业来说,春节红包大战是营销和引流战场;对用户而言,是新的年俗。《中国新年俗发展趋势报告》显示,集五福、云拜年等成新四大年俗。企业也注意到这点,把红包获取变成游戏,让活动更有趣。
新兴年俗的味道
集福活动用户越来越多,但也让春节有了不一样的感觉。从最初质疑到后来习惯,抢红包、集福卡成过年乐趣。大家虽知道奖励不多,但还是凑个热闹,图个“年味儿”。
对于互联网大厂的红包大战,你觉得是真的让利于民,还是噱头大于实际?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也别忘了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