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文互联网上,新浪商城曾有过痕迹,如今微博涉足电商也面临诸多问题,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微博的电商尝试由来
曾经新浪商城失利,微博就试图以不同方式涉足电商。2011年微博花6600万美元买麦考林19%的股份,麦考林业务包括线上麦网、电话邮购和线下实体店铺,后两者还是主要收入源,其发力线上时左右互搏。这表明微博为涉足电商做了努力,但是也面临许多困难。同时微博与阿里巴巴合作,阿里巴巴给微博带来营销收入,但也带来一些问题。
在早期很多人对微博涉足电商抱有期待,它在探索社会化电商等方面看似有一定优势。然而事实表明它面临不少挑战。
微博与阿里巴巴的合作问题
微博与阿里巴巴合作,看似对双方有利,实则问题不少。根据协议,阿里巴巴2013年起三年带给微博约3.8亿美元相关收入。可这也导致微博社交属性减弱,因为广告和营销号急剧增加。很多人转去微信,仅把微博当追星看新闻处。
这种合作给普通卖家也带来困难,微博账号经营难度大,习惯买关键词投流的商家难以操作。账号互通仅成为站外流量数据,并不能很好地带动一些商家自身业务的进步。
张大奕的案例折射的问题
张大奕2010年注册微博积攒大量粉丝后与冯敏合作引流淘宝店卖货。这似乎是微博电商的一种成功。然而这里面也有深层次的问题,不管是商家、微博还是如涵控股等相关方面,最终分的仅是商家初期设定的佣金。并且以淘宝联盟为例,商家可将佣金设置很低,像张大奕这样完全靠自己账号带货的店铺往往选最低额度,这让微博作为电商平台的盈利模式堪忧。
从张大奕来看,她似乎把微博利用得很好,但整体的利益分配等情况暴露微博电商盈利的脆弱性。这也反映出微博整体电商运营模式下很大的局限性。
微博自建商城的困难
微博想要自建商城面临重重困难。现在电商环境和20多年前新浪商城上线时大为不同,市场变化很大。而且有抖音这样强大的竞争对手。2022年8月抖音日活用户突破8亿人,相比之下微博对商家吸引力小很多。
因为商家更倾向于人多的地方以寻求更多成交机会。微博虽然是社交平台,但开屏广告、粉丝头条推广还有电商店铺推广使得用户体验下降,口碑受影响,这些都不利于商城的建设。
从商家盈利角度看微博电商
有电商从业者表示在哪开店不是关键,关键在能不能给商家带来盈利。微博目前的情况来看,商家盈利似乎并不乐观。社交属性的弱化对于以社交为基础进行电商推进的微博来说是致命的。面对复杂的电商市场环境,微博好像没有绝对的优势让商家获得持续稳定的盈利。
很多商家在微博平台看不到良好的盈利前景,可能就会转向其他更有商业潜力的平台进行发展。
微博电商的未来难测
目前微博的电商发展状况不佳,未来也充满不确定性。它在电商领域的各种尝试都有些差强人意。它原来的社交平台优势似乎在电商化的进程中逐渐消磨,而自身又不能在当下电商竞争中快速建立起强大的竞争力。
如果不能改善这种情况,微博电商的未来可能会逐渐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