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抖音本地餐饮有了“可外卖”选项这一现象有不少值得探究之处。这背后包含着抖音外卖业务与传统外卖的差异、各方受益情况、价格与市场定位等多方面的思考点,也有与其他外卖平台较劲儿等争议点。
抖音外卖与传统外卖区别
抖音中所谓的“外卖”实则多为“团购到家”。很多本地生活商家提供的不是如美团、饿了么那样可自选餐品快递到家服务,而是团购套餐。有些用户发现浏览过程中“外卖到家”还比“到店团购”贵。这显示出抖音外卖在业务形式和收费模式上与传统外卖大有不同。比如有的商家售卖的牛肉汤套餐在美团饿了么是一份价格,抖音外卖上会是另一个价格。这种价格的差异让消费者难以判定其合理性。
抖音外卖区别于传统外卖不仅仅在价格方面。在配送上,抖音外卖在北京的本地生活餐饮商家里,“可外卖”的商家数量并不多。还有抖音把配送交给闪送等第三方平台,这和传统外卖平台有自己的骑手队伍不同。这也显示出抖音对于外卖业务上,没有完全参照传统外卖模式,更侧重于流量运作。
商家对抖音团购态度
很多商家借助抖音团购获得了不少订单量。像四川某县城的用户提到身边有人开始用抖音团购。并且之前就有商家表示抖音团购在单量中能占五六成,还有商家提到占比在50 - 60%或者75 - 80%。这表明抖音团购业务兴起后不少商家积极响应并且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商家承认与抖音合作团购是看到了流量背后的订单价值,他们享受着抖音带来的流量红利,积极参与到抖音构建的本地生活服务体系中。
美团等外卖平台商家竞争很激烈,有些商家需要同时在多个平台布局。抖音团购的开展增加了商家的一个营销渠道,多个渠道经营时商家也能调整不同平台的销售策略,他们在抖音团购很难得地找到了新增长机会,对于抖音这个流量巨头给予的商业机会商家愿意给予机会尝试探索。
抖音外卖的市场定位
从价格比较和消费者分层来说,抖音外卖似乎不打算定位那些日常上班点外卖的都市打工人。很多都市打工人点外卖价格多在30元左右,他们更多在美团和饿了么平台下单。抖音外卖给人感觉更像是面向在家聚餐的群体。像家庭聚会或者朋友小聚,这样的群体可能愿意下单团购套餐在家用餐。但这个市场份额到底有多大还不好判定。毕竟很多传统上班族不点抖音外卖,那仅靠着家庭聚餐等群体能否撑起一定的市场规模,目前情况还不太明朗。
抖音外卖可能想要差异化竞争,不去跟美团饿了么抢夺日常外卖市场,而是从家庭聚餐场景切入。如果家里来了客人或者家庭想要打打牙祭,团购套餐送货上门看似有吸引力。然而目前中这个市场消费频率和消费规模还有待观察。
价格对消费者的影响
价格因素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大部分消费者点外卖希望经济实惠。以抖音中的餐饮价格对比美团、饿了么来看,同样的商品组合,美团和饿了么就算不使用平台优惠券也更加便宜。这种价格差异会让很多价格敏感型消费者远离抖音外卖。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每天的餐饮花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降低成本却享受相同的餐品是重要考量。
价格不占优势可能会限制抖音外卖的市场扩张。其他平台的老顾客习惯了已有的性价比,如果没有足够的优势不会轻易尝试抖音外卖。而且消费者一旦习惯某种消费模式和平台,如果不是足够吸引,就难以做出改变。比如从小范围调查中发现很多消费者外卖30元左右,消费者如果有更便宜的选择为何要尝试抖音外卖?
与其他平台的竞争关系
抖音与美团饿了么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存在竞争关系。有时候在抖音推出商家团购套餐后,美团也会推出相同的套餐。这显示出美团不希望被抖音抢夺商家资源和客户。两个平台都在争取商家的独家优惠,争取消费者。它们竞相吸引热门商家能够独家入驻,但是目前商家也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在两个平台游走。
两个平台不光争商家,还争用户流量。抖音有庞大的用户群基于短视频流量,美团有多年的外卖和本地生活用户积淀。用户会在两者之间对比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例如消费者今天在抖音看到便宜的团购可能就在抖音下单,明天美团有券了就跑到美团下单。两者竞争激烈程度不断加剧。
各方受益情况
抖音外卖中,看似只有商家和骑手能够受益。通过抖音庞大的流量,商家得到了更多的订单。骑手为订单进行配送获得报酬。可是平台要投入不少资源才维护这个体系。消费者目前来看从价格等方面并未特别受益。平台将配送交给第三方比较明智,如果自己组建会投入巨大。但目前状态下对于消费者吸引力不是特别够。而且平台在吸引消费者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协调商家、骑手和自身的利益关系。如果不能平衡好关系很容易造成某方过于强势或者利益受损的情况。
那么你是如何看待抖音外卖的发展前景?希望大家积极点赞分享并且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