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刷数据是直播带货里比较常见的现象。像有些主播直播观看人数20万,可进店转化数不到10个人。这么大的反差让人不得不怀疑数据的真实性。这种情况对商家影响巨大,本以为借助直播大卖,结果可能被虚假数据欺骗。
主播刷数据原因
有流量才有更高商务价值,才能被品牌方垂青。主播们为了自身利益,想要通过刷数据来包装自己。而且部分所谓业内人士也起了不好的推动作用,售卖低价坑位和保量协议去欺骗小商家。这使得刷数据之风愈演愈烈。一些主播背后团队还会压低供应商价格,提成不变,退货近50%,仍能获利,主播缺乏诚信。
商家面临的局面
对于商家而言是很艰难的。识别主播刷单还不是最难的。比如和大网红合作,坑位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和知名网红合作时商品要“历史最低价”还要给主播20 - 30%的分成。品牌商多是看重曝光而非投入产出比。就像品牌主投入1000万带货,销售额2000万,但加上坑位费和分成还是要亏500万在这个直播带货过程中。
商家渴望通过网红主播带货增加销量,但在很多情况下都面临着亏损的风险。即便知道有些主播可能会刷数据,但还是要参与这个看似充满希望却又危机四伏的游戏。
案例分析雪梨事件
雪梨称所谓的“刷单”是“补单”,是买家秀优化等。不管她如何解释,都掩盖不了直播带货中数据真实性遭到质疑的现状。虽然她否认,但这种类似情况在整个直播带货行业是很普遍的。这一事件也侧面反映出商家在选择主播带货时一定要谨慎,不然很容易陷入虚假数据营造的繁荣假象。
直播带货的主播很多,数据造假行为难以完全杜绝,如果不能谨慎对待合作对象可能会遭受损失。
行业中的不良行为
刷数据只是直播带货不良行为中的一部分。还有从业者通过一些手段压低供应商价格,利用坑位费、分成等谋取私利,让商家陷入亏本的境地。从行业发展来看这种行为是不健康的,损害了供应商等多方面的利益,长此以往会影响整个直播带货行业的诚信度。
而且会造成市场的不公平竞争。那些靠刷数据的主播挤占了不刷数据主播的资源和机会,使得行业资源分配不是依据真实水平,破坏正常市场秩序。
监测刷单系统的出现
行业的不良现象催生了监测刷单系统的诞生。一家数据驱动的短视频KOL交易平台在打造这个系统,可以监测主播实时粉丝数据和流量数据。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现象。如果能够推广开来,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刷数据之风。
有了这个检测系统,品牌商在选择主播的时候就可以多一份参考依据,从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可以对主播形成约束,使得他们不敢轻易刷数据。
直播带货未来走向
直播带货未来该走向何处?行业需要规范起来,要杜绝刷数据等不良现象。品牌商要更谨慎对待与主播的合作。对于主播来说要提升自身诚信度。如果刷数据这种行为一直存在,直播带货这个行业的口碑和信任度会越来越低。
那么你在购买商品时,如果知道这个商品是通过可能刷数据的主播带的货,你还会购买吗?